“彩礼嫁妆冲刺”微信群里的第二条消息是杨阳就发来了的——一篇标题为《钱是赚的,还是攒的?》的短文:
“在那个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周婷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收入来得轻松又迅速。
她至今仍清晰的记得,有位同事曾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手画一笔,一瓶酱油的钱就来了;再添一笔,一瓶醋的钱也有了。”办公室里洋溢着轻松乐观的气氛。
刚参加工作不久,同办公室女孩的男友来看女孩。
女孩自信满满地对男友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攒多少都是有限的,而赚钱的潜力却是无限的。”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悄悄落在了周婷心里。
周婷的大学生涯过得十分节俭——她深知父母供养不易,每一分生活费都精打细算。
然而踏入职场后,随着自己收入的稳定,她的消费观念开始悄然转变。
同事的玩笑与女孩的“赚钱哲学”仿佛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正当理由,让她在消费的海洋里越游越远。
她开始享受即时消费带来的快感,不再为未来储蓄,总以为眼前的高收入会一直持续下去。
谁知风云突变,建筑行业进入寒冬,周婷的收入断崖式下跌。
直到急需用钱却四处碰壁的那一刻,她才恍然醒悟:原来风雨来时,积蓄才是最可靠的屋檐。
面对现实的困境,她不禁为曾经挥霍的每一分钱感到深深的懊悔。”
林暖最先冒泡,发了个“赞”的表情:
“这故事写得太真实了!简直就是我前几年的写照,总觉得钱花完了还能再赚……
周婷的经历像面镜子,一下点醒了我,如果光想着赚钱却不知道攒钱,真遇到事就慌了。”
马雪紧随其后,发了一连串“握手”和“流泪”:
“太有共鸣了,兄弟姐妹们!‘赚的潜力是无限的’这话真是毒鸡汤,行业说变天就变天,攒下的钱才是硬道理啊。
以前总觉得‘能赚就不用省’,看完才明白,积蓄才是底气啊,以后积累嫁妆可得把‘攒’放第一位!”
刘宇也冒了出来,语气透着佩服:
“阳哥选的这文章绝了!文章用案例说话,很有说服力。
没有大道理,却比讲一百句理财知识都管用,我这就把文章存下来,回头再仔细琢磨琢磨!”
群里消息弹个不停,林暖看着大家热烈的讨论,随手@杨阳:“快看,你的‘开篇第一课’效果满分!”
没过几秒,杨阳的消息回了过来,依旧简洁:“看懂就好,先搞懂‘攒’的重要性,再学怎么‘赚’。”
林暖看着屏幕,仿佛能想象出他说这话时,语气平淡却眼神认真的模样,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看着伙伴们的反馈,杨阳感觉这篇文章发对了。他想了想,在群里补充道:
“谢谢大家认同!发这个小故事,是想和大家一起共同领悟理财的原则。
对待财富,一定要牢记:“钱本质上靠的是日积月累的精心积攒,而非只盯着怎么赚。”
因为“能攒多少钱,你自己说了算;但能赚多少钱,往往由不得你。”
把重心放在攒钱上就会发现,这件事自主性和可控性极强——你完全能根据自身情况,好好规划每月、每年的收支。
咱们建这个群的初衷,就是互相提醒、一起进步——赚钱能力很重要,但守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风雨来时,手里的余粮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让我们一起制定个攒钱的计划吧。共勉!”
他的这段话后面,立刻跟上了一排整齐的“共勉!”。群里讨论理财、分享心得的气氛,也因这个小故事而变得更加热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