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杜家的客厅里,本应是温馨闲适的一天,却因一场家庭讨论陷入了僵局。
早餐过后,杜诗玲主动收拾碗筷,准备去厨房清洗,路过客厅时,听到爸爸正和姑父谈论着村里谁家的儿子有出息,言语间满是对男孩的夸赞。杜诗玲忍不住停下脚步,把碗筷重重地放在一旁,大声说道:“爸,你们怎么总是只说男生,女生就不行吗?”
爸爸愣了一下,脸色微微有些不悦:“诗玲,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打拼事业,女人操持家务,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
杜诗韵和杜诗才听到动静,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杜诗才皱着眉说:“爸,都21世纪了,还讲这些老一套。现在女生也能在职场上发光发热,不比男生差。”
妈妈从厨房走出来,擦了擦手,劝道:“你们别跟你爸争了,他这观念一辈子了,改不了。”
杜诗玲眼眶泛红,委屈地说:“就因为是女生,我从小就被要求懂事听话,什么都要让着哥哥弟弟。同样是孩子,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爸爸把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提高了音量:“女孩子就该有女孩子的样子,安稳过日子不好吗?非要跟男生比,像什么话!”
杜诗韵走上前,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爸,我们不是要跟男生争个高低,只是希望能被平等对待。您总说男主外、女主内,可现在家里的大小事务,从做饭洗衣到照顾老人孩子,都是妈和我们姐妹在做,您和姑父他们又帮过几次忙?”
姑父在一旁尴尬地咳了两声,低头不语。爸爸的脸色愈发难看,他指着杜诗韵说:“你这是跟长辈说话的态度吗?我辛辛苦苦把你们养大,就换来你们的指责?”
杜诗玲哭着跑回房间,杜诗才无奈地摇了摇头:“爸,我们不是指责您,只是想让您明白我们的感受。”
妈妈看着这一幕,叹了口气:“你们都别吵了,一家人好好的,别伤了和气。”
这场家庭讨论,最终不欢而散。三姐妹回到房间,坐在床上,彼此沉默着。窗外的阳光依旧灿烂,可她们的心情却如阴霾笼罩。传统观念里的“女主内、男主外”,还有那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像一座大山,压在她们心头,让她们感到无比沉重,却又不知该如何推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