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少城坐在大理寺的案牍前,眉头紧锁,面前堆积如山的卷宗里,叶平安的案子显得格外刺眼。身为大理寺丞,他一直秉持公正断案,可这桩案子诸多疑点,让他无法释怀。证据链看似完整,却总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痕迹,直觉告诉他,叶平安被冤枉了。
“来人。” 元少城沉声道,“备马,我要去狱中一趟。”
不多时,元少城来到了监狱。阴暗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狱卒们见是大理寺丞,纷纷行礼,小心翼翼地领着他走向叶平安所在的牢房。一路上,铁索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监狱里回荡,更添几分压抑。
“叶平安,大理寺丞元少城前来问话。” 狱卒打开牢门,扯着嗓子喊道。
叶平安从草堆上缓缓起身,她衣衫褴褛,头发凌乱,但眼神依旧透着倔强与坚韧。看到元少城的那一刻,她心中泛起一丝疑惑,不过很快便冷静下来,微微欠身,算是行礼。
“元大人亲临,不知所谓何事?” 叶平安开口,声音略带沙哑,却不失沉稳。
元少城打量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感叹她的气度。寻常女子身处这般绝境,不是哭天喊地,便是萎靡不振,可叶平安却眼神清明,毫无惧色。
“叶姑娘,本官此次前来,是想再问你些案子的细节。” 元少城说着,示意狱卒搬来一张矮凳,在牢中坐下。
叶平安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大人想问什么,尽管开口便是。只是这案子,我已说了无数遍,我是被冤枉的。”
元少城微微点头,翻开手中的卷宗:“根据卷宗记载,案发当晚,有人亲眼看见你出现在案发现场,且你身上还沾有死者的血迹,这你作何解释?”
叶平安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当晚,我本是路过那处,听到有人呼救,便赶了过去。等我到的时候,那人已经倒在血泊之中,我不过是上前查看,这才沾上了血迹。可还没等我弄清楚状况,便被赶来的官差抓了起来。”
元少城仔细观察着叶平安的表情,见她神色坦然,不像是在说谎。他又接着问:“那你可看清凶手的模样?可有什么线索?”
叶平安摇了摇头:“当时天色已晚,凶手蒙着面,我只看到他身形高大,动作敏捷,像是个练家子。而且,他身上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我从未闻过。”
特殊的香味?元少城心中一动,这倒是个新线索。他继续追问:“除此之外,你再仔细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细节?哪怕是再小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关键。”
叶平安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当晚的情形。片刻后,她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对了,凶手逃跑的时候,我听到他身上传来一阵轻微的铃铛声,像是身上挂着什么铃铛之类的东西。”
元少城将这些细节一一记录下来,心中对叶平安的怀疑又少了几分。他看着叶平安,认真地说:“叶姑娘,本官定会彻查此案,还你一个清白。只是这过程可能需要些时日,还望你能耐心等待。”
叶平安看着元少城,眼中流露出一丝感激:“多谢大人,平安相信大人定会秉公办案。只是平安身处这狱中,也不知外面的情况如何,不知大人可否告知一二?”
元少城明白叶平安的意思,她是想知道自己的复仇计划是否受到影响。他思索片刻,说道:“叶姑娘放心,外面的事情,自有你的人在处理。本官也会暗中留意,若有什么消息,定会设法告知你。”
叶平安心中一暖,她知道,元少城虽是大理寺丞,但为人正直,或许真的能成为自己复仇路上的助力。两人又交谈了许久,元少城从叶平安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她的聪慧与坚韧,对她的遭遇也越发同情。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元少城起身准备离开。他看着叶平安,认真地说:“叶姑娘,你多保重。待案子查明,本官定会亲自来接你出狱。”
叶平安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期待:“多谢大人,平安静候佳音。”
元少城离开监狱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回到大理寺,立刻召集手下,重新梳理叶平安的案子。他决定,从叶平安提供的线索入手,先调查那特殊的香味和铃铛声。
与此同时,叶平安在狱中也没有闲着。她知道,元少城的到来是个转机,但她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她开始在狱中锻炼身体,恢复体力,为出狱后的复仇做准备。
日子一天天过去,元少城的调查有了一些进展。他通过多方打听,得知有一种香料只有西域的某个部落才有,而铃铛声很可能来自一种特制的暗器。他顺着这些线索,逐渐接近了真相,也发现了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
而叶平安这边,在狱中也结识了一些同样被冤枉的囚犯。她凭借自己的医术,为他们治病疗伤,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尊重。这些人纷纷表示,等出狱后,愿意追随她,一起对抗那些恶势力。
随着调查的深入,元少城和叶平安都意识到,这桩案子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涉及到朝廷权贵和江湖势力。但他们都没有退缩,一个在狱外努力寻找证据,一个在狱中积蓄力量,只等时机成熟,便要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让那些陷害叶平安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元少城终于找到了关键证据,足以证明叶平安的清白。他带着证据,马不停蹄地赶往监狱,准备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叶平安,同时也为她的出狱做最后的准备。而叶平安,在狱中也感觉到,自己的复仇计划即将迎来重大转折,她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斗志,等待着命运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