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早上其实过的很快,樊殊却感到异常难熬。
虽说第一节下课他就去领了新书,不用再遭受语文课时那般尴尬的境地。
但因为在原本学校他已经休学快两个月,加上一个月寒假的时间,樊殊已经有3个月没碰过课本了。
而且他发现,镜校教学进度是真的蛮快。
高一下一些科目的课本,他们在寒假前就已经提前进行学习了,最快的科目甚至教完了第一章的大半章节。
而樊殊根本跟不上这个进度,并且他还听说,过两个星期后年段要组织摸底考试。
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般打下,将樊殊内心搅得鼓噪不安。
在老家,外婆是不在意他这个外孙的,更别说关心他的成绩好坏。所以当初自己跑回家,告诉她自己要休学时,外婆一根烟都没抽完,直接就很轻松地答应了。
不过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樊殊来到了镜城,来到了极重视成绩的母亲身边。
姜楠自己是因为好好读书,才有了现在的事业和一切,所以她坚信读书才会有更好的出路。
樊殊记得小学三年级前,父亲还在,还没发生意外的那些年,自己一直是跟着当美术老师的父亲生活,姜楠则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或呆在离公司更近的房子里,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
樊父养孩子实行的是散养,对于成绩,只要是及格能看就行。
因此当一年级的寒假到来,在春节期间全家团圆的日子里,姜楠拿到了樊殊语数两科总分不超过130出头的试卷,和樊父发了通好大的火,叫他要关注樊殊成绩,别把儿子给宠成废人。
紧接着一过完年就给樊殊报了补习班,之后更是每次电话过来总要过问一句成绩。
直到后来三年级放寒假前樊父车祸死亡,樊殊被送到了外婆家。
一方面是母女两人关系冷淡多年,另一方面是当时意外的发生,让姜楠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樊殊。母子间的联系便变少了,也就不再管这些事了……
可是归根到底,姜楠还是不能够忍受樊殊学习不好,甚至在自己不知道下,办理了退学这件事的。
所以高一寒假时,她难得因为工作不忙,有了空闲。在过年前回老家想看看老小,结果知道儿子已经休学两月之久,当场气急,质问母亲。
“怎么能休学?!不读书他以后能有出路吗?你们这样惯着樊殊,是在毁了他!知道吗?
还是因为他是我的儿子,你也不喜欢他?根本不希望他过的好?……”
外婆也是个炸脾气,立时反问姜楠:
“你就在意他了,是吗?你要是在意你儿子,你会现在才知道他休学了?
你就只关心他读不读书,关心你的面子才对吧?你不然怎么不问问他为什么不读书?
你知不知道你儿子在学校过的什么日子?
我又管他读不读书呢?这么多年,我种地一样养活自己,养活你们,到了他,难道就不行了?
起码不会再像在学校里熬命那样,瘦条子要死了一样!……”
当时的樊殊抱着从地里采的菜,站在门外面,看着落雪,满心痛苦的听她们争吵。
最后的结果是姜楠看了眼樊殊,摔门离去。
直到过完年才打了电话,说开学要把樊殊带去镜城,放在身边照顾。
……
樊殊的回忆终结在看到下楼的章桦那刻,他苦中作乐起来,想:好歹这里没认识自己的人,不管什么,自己应该都能重新开始。至于成绩,其实姜楠也该有数,总不会太逼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