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2011年8月21日-☀️清晨☀️-06:30。
【马嘉年】早早的起床洗漱,然后背着自己的黑色旅行包走出宿舍。她轻车熟路的从宿舍楼的大门里面出来,慢悠悠的走进[重庆鲁能巴蜀中学]空荡荡的校园里面。
深秋的校园里面依旧是蝉鸣声此起彼伏,而正处于暑假中的校园现在显得格外的清幽。那棵在图书馆门前的银杏树现在正在晨风中摇曳着,斑驳的树影洒在大理石做的台阶上面。
【马嘉年】抬起双手轻轻的推开图书馆那厚重的木门,带着油墨香气的清凉随即扑面而来。她轻车熟路地走向文学区,右手的指尖轻轻的掠过那一排排的书脊。最后,她选定了一本叫《百年孤独》的书籍。
【马嘉年】轻轻的取出那本叫《百年孤独》的书籍,她右手拿着书籍走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窗户的外面是连绵的山城景色,而远处的建筑在雾气的氤氲里面若隐若现。
……………………
……………………
……………………
在这十天(2011年8月21日-2011年8月30日)的时间里面,图书馆仿佛成了【马嘉年】的第二个家。她每天的早上七点就会准时到达,一直呆到当天晚上的八点左右才会慢悠悠的离开。
在此期间,【马嘉年】还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上午阅读文学经典,下午钻研科学期刊,傍晚时分则会读些哲学著作。
图书馆里面的老式挂钟滴答滴答的作响,见证着一个少女求知若渴的身影。
中午时分,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这个时候【马嘉年】就会来到图书馆后面的小花园里面享用午餐。那是一天里面最惬意的时光,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面,斑驳陆离、细细碎碎。
其实【马嘉年】常常来这里,她一边吃着简单的面包和牛奶,一边翻看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那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她的读书心得。
而最令【马嘉年】难忘的,是第三天(2011年8月23日)。在那天的下午三点半左右,骤雨突至。雨点打在图书馆的玻璃窗户上面,汇聚成一道道的水痕。
还记得那会儿,【马嘉年】正在读【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雨水敲击玻璃的声音仿佛为故事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配乐。
那一瞬间,时间似乎凝固,只有书中人物的命运与玻璃窗户外面的雨幕交织成诗。
到了最后一天(2011年8月30日),【马嘉年】站在图书馆的门口。她回头望着被夕阳染成金色的阅览室,心中突然涌起一丝的不舍。
在这十天(2011年8月21日-2011年8月30日)的时间里面,【马嘉年】不仅读了近二十本的书籍,更是体会到了独处的美妙。
这份安静与充实,将永远的留在【马嘉年】的记忆深处,成为她青春岁月中最独特的篇章。
而这十天(2011年8月21日-2011年8月30日)的图书馆时光,它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般,在【马嘉年】的生命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重中之重是那些静谧的时刻,和那些纸页间的智慧。如今全部都化作了滋养心灵的养分,让【马嘉年】在求知的道路上面走得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