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的荣耀渐渐沉淀为校园里的一段佳话,林宇和苏然却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太久。他们明白,每一次成就都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已悄然来临。
学校收到了国际青少年学术交流活动的邀请,旨在促进各国学生在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选拔极为严苛,仅有少数优秀学生能获此机会。消息一经传出,校园里再次掀起波澜,众多同学跃跃欲试。
林宇和苏然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的坚定不言而喻,他们决定报名参加选拔。这次交流活动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对综合能力要求极高,远超之前的竞赛。林宇清楚,自己不仅要在编程方面精益求精,还需提升英语表达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苏然也意识到,数学思维的深度拓展、国际学术前沿知识的掌握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准备选拔,林宇每天早起背诵英语单词和学术词汇,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英语编程交流场景对话;晚上,他深入研究国际前沿的编程案例,不断优化自己的代码逻辑。苏然则一头扎进国际数学研究文献中,梳理不同国家的数学教育理念和研究方向,同时积极参加线上数学学术交流群,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探讨问题。
赵阳和李悦依旧是他们坚实的后盾。赵阳凭借自己的人脉,为林宇和苏然搜集了大量关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资料,包括过往的选拔真题和优秀案例;李悦则精心安排他们的生活,确保两人在紧张的备考中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在一次模拟面试中,林宇因为紧张,英语表达出现卡顿,思路也有些混乱。面试结束后,他情绪低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苏然鼓励他:“一次模拟不能代表什么,我们找到问题,针对性练习,一定能克服。”在苏然的陪伴下,林宇重新调整状态,加强口语练习,反复模拟面试场景。
随着选拔日期的临近,校园里的氛围愈发紧张。林宇和苏然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并肩前行,他们深知前方困难重重,但凭借着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决心,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新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