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正好,苏妙仪到时,步溪月正等在门外,翘首以盼
见到苏妙仪的身影,步溪月远远的便迎了上来
步溪月怎么不雇顶轿子来
苏妙仪唉,此事不说也罢,姐姐上回说喜欢我做的藕粉桂花糖糕,我还给你带了不少来
步溪月好,好,我们进去说,今日我家阿婆在堂,总听我说起,她早就想见见你了
步溪月领着苏妙仪来到一扇雕花檀门前,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布置典雅的屋子,墙上挂着一幅瑞鹤图,案几上正焚着香,一位看着慈眉善目的妇人坐在上座
上座正是李氏,官家保母(乳母),更是官家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
步溪月阿婆,这位就是我常提前的苏六娘。
李夫人是有品阶的诰命夫人,苏妙仪见了自然要行礼,礼未做全,一只温暖的手将她搀扶起来
李夫人好孩子,像,真是太像了,听大娘(指步溪月是家中嫡长女)你是和姨母一家来汴京的?
见李夫人眼中含泪,握着她到手的微微颤抖,让苏妙仪有些不知所措,抬头疑惑的看向步溪月
苏妙仪是,我同姨母一家在汴京城里定居,开了一家茶肆
步溪月阿婆,六娘一路走来定会疲累,不若我们坐下说话?
李夫人对对对,瞧我这记性,快给六娘斟茶
李夫人牵着苏妙仪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侧,看她到眼里带着泪花,苏妙仪不解,李夫人似乎是在悲伤,为何而悲?
一旁的女使在杯盏中倒了茶水,屋内霎时茶香四溢,苏妙仪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苏妙仪回味清甜,花香馥郁,这茶中似有桂花香
李夫人喜欢喝,那等会儿就那些回去。
李夫人和蔼地说道,一边坐着的步溪月开口帮腔道
步溪月阿婆与我还有官人饮茶喜好不一,阿婆好不容易高山流水遇知音,高兴着呢,六娘莫推辞
苏妙仪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步溪月其实,这次邀你前来,是有个问题想请六娘解惑
不知自己能否回答,苏妙仪没有答应,但也没拒绝,只隐约觉得这个问题对自己来说很重要
步溪月14年前,阿婆带着自己年仅5岁的女儿,随太后及一众官员家眷到郊外行宫,遇上一伙歹人,我那小姑子,为护公主被歹人掳走。若是她还在,当是你这般年纪的
苏妙仪姐姐,有话不妨直说
苏妙仪垂眸,朱唇轻抿杯中茶,颤抖着的眼睫掩下眸中的无措与不安,娘缠绵病榻之时,便将她的身世经历悉数告知
那年娘因多年无子,郁结于心,爹借口进京求访名医,带娘散心,也正是那年,娘在佛前许愿,希望能得一子半女。回乡途中,爹娘就救下了被人抛弃在林中,奄奄一息的她
步溪月妹妹,我也不同你顾左右而言他,你当年身上可戴有一枚玉制的平安扣,那是我小姑子出生那年婆母亲自求来的
苏妙仪这…
见妙仪垂眸苦思,李夫人安抚着轻轻拍她交叠在膝上的双手
李夫人好孩子,此事年份久远,那时你又年纪尚小,记不得也正常
苏妙仪那年被爹娘救起后,我就发了高热,醒来后许多事都记不得了,要说玉制的平安扣洛阳旧宅倒是有一枚
苏妙仪幼时,爹爹在院中白玉兰埋下一坛女儿红,那时年少无知,只以为那是爹爹心爱之物,便也凑趣,将自己心爱的平安扣放了进去
不知是思及已故的爹爹,还是因李夫人充满温情的话语,苏妙仪不禁红了眼眶,只与李夫人说定差人将洛阳旧宅的平安扣找来,便以家中酒宴婉拒了李夫人的盛情邀请,匆匆离去
桂枝娘子…你好似不开心
待走出谢府,苏妙仪戴上了帷帽遮住自己的面庞,可跟在身边的桂枝,还是听到了隐隐抽泣声
苏妙仪若李夫人当真是我的亲生母亲,我自是要欢喜的。可思及爹娘,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若她成了李夫人的女儿,又会有几人在意是阿爹阿娘教她读书识礼,教她辨是非,明黑白。
康宁妙仪,今日是怎么了,好生奇怪
郦家宴席上,阖家欢乐,康宁和家人在一处玩笑,往日总笑盈盈的妙仪,走了好几回神,她细心发现,不免担忧
苏妙仪嗯?忽然想到阿爹阿娘了。三姐姐,你说我若是找到了亲生父母,那阿爹阿娘该怎么办?
两盏清酒下肚,苏妙仪的眼神早已不负清明,面若桃花色,牢牢拿着酒盏不撒手
康宁哎呀,这酒都快被娘兑成水了,你居然还是醉了,怪可怜见的,你若是在外头可不能饮酒了
见她如此憨态,康宁揽着妙仪的肩膀笑了好一会后,方才正经起来
康宁妙仪,你找到疼惜自己的家人,姨夫姨母在天之灵也定会欢喜的。
醉意已深的苏妙仪,靠着康宁才勉强没一头栽倒,齐整的发丝变得松松散散,恰似海棠春睡,更添几分慵懒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