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华“朝堂上都是男人,却有人故作尊母卑父之论。这话又是说给谁听的呢?”
翌日,官家命百官再议,杜仰熙之案,苏妙仪亦来到郦家,和众人商量对策,
寿华借谢公纳妾的笑话引出朝堂上隐隐对立的两方论证,以母为尊,亦或是以父为尊
桑延让听后沉思道,
桑延让大娘的意思是?
寿华朝堂上都是男人,却有人故作尊母卑父之论。这话又是说给谁听的呢?
苏妙仪自然是说给太后听的
苏妙仪要让太后知晓此事倒不难,但是姐姐,说服大娘娘却是难事一桩
寿华稍一思索,附在她耳边轻声说道,苏妙仪听后连连点头,觉得此法可行
翌日,赵祯从福宁殿内醒来,由内侍为他更衣,纪都知在一旁拱手作揖道,
纪青谷官家,苏娘子今早便回了宫,只是一进宫就去了太后娘娘宫里请安
赵祯回来了便好,待御书房议事结束后,便叫人将库房里新得的锦缎送过去……算了,还是我亲自送过去吧
年轻的帝王难得在一件事上喜形于色,光是想起那人的模样,他便喜上眉梢
奈何无论是为国还是为她,赵祯都无法抛下政事,无法时时刻刻在她身边,他亏欠妙仪很多,所以在她说出要离宫那日,赵祯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即使她不再回来,他也会为她兜底。
可是她回来了,她为了他又重返这座寂寞深宫,赵祯恨不得不管不顾地丢下朝臣,眼底的欢愉如何也掩饰不住。
纪青谷官家,朝臣们正在前殿等着再议杜仰熙一案
钱炀陛下,虞惟义停妻再娶无可辩赖,此人悖逆人伦、有违法理,去官免罪亦是宽赦。至于杜仰熙之罪,所谓父母,父母,父在先,母在后。《礼丧服经》又曰,父死,服斩衰三年,父在而母卒,服齐衰一年。父丧重于母丧,是故父尊于母,乃古之定礼。杜仰熙子告亲父,属非公室告,虽情有可原,但于法理不合。官府不应受理,依律当——判死!
沈慧照被称为冷面判官不是没有原因的,将法不容情贯彻到底
沈慧照请陛下裁断
支持以父为尊的一方官员们纷纷应和,只待赵祯一言,杜仰熙死期将至
赵祯既然诸位有了定议,那就
此案争议重重,赵祯为稳定朝政以求公平,这隐隐之中也是他抗衡太后的一次好机会,所以便只好依照礼法将杜仰熙处死,
忽然殿外通报,“太后娘娘到!”
皇帝一愣,从位置上起身与众臣一齐向太后行礼,
太后刘娥老身听闻,官家要亲审探花郎讼父一案?
赵祯是,太后娘娘。大理寺、开封府当杜仰熙讼父,判绞。审刑院、刑部以为判罚过重,臣又命台省杂议、百官集议,今终于有了定论,仍执开封府前断,判杜仰熙死罪。
他恭敬道,视线落在太后身旁朝他欠身行礼,眼神飘忽的苏妙仪
苏妙仪向他心虚一笑,眼神里通着一分讨好,请太后娘娘来,无疑是当众把他置于两难境地,可是杜仰熙确实不该死
她怎么忍心让大姐姐再次体验丧夫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