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回:鸭妖迷局,智勇破幻
师徒四人别了那户人家,沿着蜿蜒小道继续西行。骄阳似火,烤得大地发烫,八戒热得直喘粗气,哼哼唧唧道:“哎呀呀,师父啊,这天热得俺老猪都快冒烟了,咱啥时候找个阴凉地儿歇歇,顺带找点吃的填填肚子啊。”
唐僧端坐白龙马上,虽也是汗流浃背,却神色安然,微微颔首道:“八戒,莫要心急,这一路艰辛,皆是修行,想必前方自有清凉歇脚处。”
悟空一个筋斗翻上半空,手搭凉棚远眺,须臾落定,笑嘻嘻道:“师父、师弟们,前头不远处像是有条大河,河边许有绿荫,咱们加快脚程,既能避暑,又能寻些水解渴。”
沙僧也憨憨一笑,挑起担子:“大师兄说得是,咱们快些走吧。”
众人闻听,精神一振,加快脚步向前赶去。不多时,一条宽阔的大河横亘眼前,河水奔腾,波光粼粼。河边垂柳依依,绿草如茵,果真是个避暑的好去处。
八戒欢呼一声,就要往河边冲去,悟空眼疾手快,一把揪住他:“呆子,小心些,莫要莽撞,且看看有无异样。”
正说着,悟空火眼金睛一扫,只见河边沙滩处有个身影鬼鬼祟祟,手持一把铲子,正对着沙滩又是挖又是刨。悟空定睛细看,心中暗惊:这哪是什么寻常之人,分明是一只鸭妖!那铲子在她手中,竟似有了灵性,挥舞间沙砾飞溅。
悟空不动声色,悄悄对师父和师弟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莫要声张。而后,他一个箭步跃至鸭妖跟前,大喝一声:“呔!你这妖孽,在此作甚?”
鸭妖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得一哆嗦,铲子险些脱手。她抬起头,只见是个威风凛凛的猴子,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却强装镇定道:“你这和尚,莫要血口喷人,我乃附近村庄的百姓,在此寻些河蚌,补贴家用,碍着你何事了?”
悟空冷笑一声:“哼,你还敢狡辩,你周身妖气弥漫,以为能骗过俺老孙的火眼金睛?”说着,金箍棒在手中轻轻一转,发出嗡嗡声响。
鸭妖见势不妙,身形一闪,化作一道黑影,贴着河面疾驰而去。悟空哪肯罢休,纵筋斗云紧追不舍:“妖孽,哪里逃!”
八戒在后面跺脚喊道:“猴哥,等等俺们!”说着,扛起钉耙,与沙僧、唐僧一道沿着河岸追去。
鸭妖在水面上如履平地,速度奇快,可悟空神通广大,须臾间便追到近前。鸭妖见逃脱无望,猛地转身,铲子一挥,一道水幕凭空而起,向着悟空席卷而来。
悟空不慌不忙,金箍棒一横,口中念念有词,那水幕撞在棒上,竟如撞在铜墙铁壁上一般,纷纷四散开来。鸭妖见状,心中大惊,又施一计,潜入水底,搅得河水浑浊不堪,泥沙泛起,试图以此阻碍悟空视线。
悟空在空中盘旋一圈,念动避水诀,而后一个猛子扎入水中,直扑鸭妖。鸭妖在水底左躲右闪,手中铲子不时挥出,带起一道道暗流,冲击悟空。悟空身形矫健,左闪右避,瞅准时机,一棒打向鸭妖。鸭妖侧身避开,铲子反手一勾,竟勾住了悟空的金箍棒。
悟空用力一抽,却发现铲子似有千斤重,纹丝不动。鸭妖趁机挣脱,向着水面游去。悟空心中暗忖:“这妖物有些本事,不能强攻,得想法子智取。”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佯装不敌,拖着金箍棒,慢悠悠地向水面上浮去。鸭妖见状,心中得意:“哼,这闻名三界的孙悟空,也不过如此嘛。”
待鸭妖浮出水面,悟空猛地发力,金箍棒挣脱铲子束缚,他高高跃起,大喝一声:“看棒!”一棒朝着鸭妖当头砸下。鸭妖躲避不及,被砸中肩头,惨叫一声,身形不稳,在水面上挣扎起来。
此时,八戒、沙僧和唐僧也赶到河边。八戒见状,喊道:“猴哥,打得好!”说着,就要抡起钉耙帮忙。
鸭妖见众人围拢过来,心生绝望,却仍嘴硬道:“你们这些和尚,为何苦苦相逼,我不过是想在这河中求个生存,从未害过人命!”
唐僧双手合十,高声道:“阿弥陀佛,女施主,若你所言属实,为何要乔装打扮,又对吾等遮遮掩掩?你既有灵性,当知善恶之分,莫要再执迷不悟。”
鸭妖眼中含泪,哽咽道:“我本是河中一只修行百年的灵鸭,因族中兄弟得罪天庭,我等皆受牵连,被天庭下了诅咒,若现身陆地,便会遭受雷击之苦。我无奈之下,才只能趁无人之时,来这河边寻些吃食,我实在是饿啊……”
悟空皱眉道:“既有冤屈,为何不早说,非要与俺老孙动手?”
鸭妖哭诉道:“我见你等和尚凶巴巴的,以为又要降妖除魔,哪敢吐露实情,只求速战速决,莫要引得天庭注意。”
唐僧面露不忍之色,转头看向悟空:“悟空,你看这……”
悟空挠挠头:“师父,这天庭之事,咱贸然插手,怕是不妥。可这鸭妖也确实可怜,若真如她所言,咱也不能见死不救。”
八戒在一旁嘟囔道:“这天庭也忒不讲理了,咋能连累无辜呢。”
沙僧也附和道:“二师兄说得是,大师兄,咱们得想个法子。”
悟空眼珠一转,再次纵筋斗云,直上云霄。不多时,他带着雷公电母来到河边。雷公电母见鸭妖,皱眉道:“孙悟空,你带我们来此,所为何事?这鸭妖可是触犯天规之人。”
悟空拱手道:“雷公电母,俺老孙知晓天庭法规,可这鸭妖一族受牵连,实乃冤枉。她虽有妖族身份,却从未作恶,还望二位高抬贵手,解除这无妄之灾。”
雷公电母对视一眼,面露犹豫之色。鸭妖见状,跪地哀求:“二位上仙,小女子知错了,求您大发慈悲,饶了我等吧。”
唐僧也双手合十,默默诵经:“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望二位成全。”
雷公电母被众人诚意所动,微微点头:“既如此,看在唐僧师徒和你等诚心悔过的份上,便解除这诅咒吧。”言罢,双手掐诀,一道雷光闪过,鸭妖周身光芒一闪,那束缚她的诅咒已然消散。
鸭妖喜极而泣,连连磕头谢恩:“多谢上仙,多谢高僧,小女子定当铭记大恩,日后潜心修行,绝不再惹事端。”
悟空笑道:“好了,起来吧,往后可要走正道。”
八戒拍着肚皮,乐呵呵道:“哎呀,这事儿总算是圆满解决了,俺这肚子可饿坏了,咱赶紧找地儿吃饭吧。”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师徒四人告别鸭妖,沿着河岸继续西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长长的影子,前路漫漫,可他们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向着那西方极乐世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去,去完成那未竟的取经大业,续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行不多时,唐僧望着远方,轻声道:“徒儿们,这一路诸多磨难,却也是诸多机缘,咱们莫要懈怠,一心向佛,真经必不远矣。”
悟空扛着金箍棒,应道:“师父说得对,有俺老孙在,啥妖魔鬼怪都不怕,定护您周全,取到真经!”
沙僧挑起担子,坚定地走着:“大师兄,二师兄,咱们跟着师父,一路向前便是。”
八戒虽惦记着吃食,却也点头道:“俺知道啦,咱赶紧赶路吧。”
师徒四人说说笑笑,身影渐渐远去,只留下一路的故事,在这山川河流间传颂,成为后世永不磨灭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