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风逸尘谋反一事尘埃落定,王府乃至整个朝廷都迎来了一段短暂的太平日子。绣蜜和风楼博在这平静时光里,愈发珍惜彼此,感情也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不断升温。然而,这份安宁并未持续太久,一封来自邻国的国书,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一日,风楼博从宫中回来,神色凝重,手中紧握着一封书信。绣蜜见他如此,心中不禁一紧,忙迎上去问道:“王爷,可是朝中又出了何事?”风楼博将国书递给绣蜜,缓缓说道:“这是邻国的国书,他们的使者不日将至,说是为了增进两国友好,实则……恐怕另有目的。”
绣蜜接过国书,仔细阅读起来。信中言辞恳切,表达了邻国对两国友好往来的殷切期望,还提及使者来访时,将带来丰厚的礼物,希望能与本国达成一系列合作。但绣蜜凭借着敏锐的直觉,总觉得这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阴谋。
“王爷,您觉得他们此番前来,究竟所为何事?”绣蜜将心中的疑惑说出。风楼博沉思片刻,说道:“邻国近来国力渐强,野心也日益膨胀。他们此次来访,很可能是在试探我国的虚实,甚至……可能有领土扩张的企图。”绣蜜听后,心中一惊:“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风楼博轻轻握住绣蜜的手,安慰道:“先不必惊慌,待使者到来,我们见机行事。只是,这次接待使者,务必要小心谨慎,不能让他们看出我们的破绽。”
几天后,邻国使者如期而至。为首的是一位名叫慕容轩的年轻公子,他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看似和善,可眼神中却不时透露出一丝狡黠。风楼博率领朝中大臣出城迎接,绣蜜也以王妃的身份出席。
在欢迎宴会上,慕容轩举杯说道:“此次前来,有幸目睹贵国的繁荣昌盛,实在令人钦佩。我代表我国国君,向贵国致以最诚挚的问候。”风楼博微笑着回应:“慕容公子客气了,两国友好往来,本就是好事。希望此次交流,能让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
宴会上,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看似融洽。然而,绣蜜却注意到,慕容轩在与众人交谈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询问一些关于我国军事、经济方面的情况。她心中暗觉不妙,悄悄向风楼博使了个眼色。风楼博微微点头,表示他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宴会结束后,风楼博与朝中大臣商议对策。大臣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主张强硬对待,让邻国使者知难而退;有的则建议以礼相待,避免冲突。风楼博沉思良久,说道:“邻国实力不容小觑,若轻易与他们发生冲突,对我国不利。但也不能任由他们肆意试探,我们要在不失礼的前提下,巧妙应对。”
这时,绣蜜突然想起自己的刺绣技艺。她灵机一动,说道:“王爷,妾身有个主意。邻国使者不是对我国文化很感兴趣吗?我们不妨举办一场刺绣展览,展示我国的传统技艺,既能彰显我国的文化底蕴,又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暇顾及其他。”风楼博听后,眼前一亮:“此计甚妙!王妃,就由你来负责筹备这场刺绣展览。”
绣蜜领命后,便开始忙碌起来。她从自己的作品中挑选出一些最精美的刺绣,又邀请了王府中几位擅长刺绣的丫鬟,共同准备展览。在筹备过程中,绣蜜还特意融入了一些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希望能给邻国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览当天,慕容轩带着一众随从前来参观。当他们走进展览厅,看到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时,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慕容轩走到一幅绣有龙凤呈祥图案的作品前,驻足良久,赞叹道:“贵国的刺绣技艺果然名不虚传,如此精湛的工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绣蜜微笑着介绍道:“这龙凤呈祥是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繁荣昌盛。这幅刺绣采用了多种针法,耗时数月才完成。”慕容轩听后,对绣蜜的刺绣技艺更加钦佩。
在参观过程中,慕容轩还不时提出一些关于刺绣的问题,绣蜜都一一耐心解答。她的专业知识和优雅气质,让慕容轩对她刮目相看。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刺绣的魅力中时,一个意外发生了。一名随从突然不小心撞倒了一幅刺绣作品,作品摔在地上,玻璃框破碎。绣蜜心中一惊,赶忙上前查看。幸好作品并未受损,她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慕容轩却突然发难:“贵国如此对待自己的文化瑰宝,可见对文化并不重视。这样的国家,又如何能与我国建立真正的友好关系?”绣蜜心中明白,这是慕容轩故意找茬,想要挑起事端。她冷静地说道:“慕容公子,这只是一个意外,并非我国不重视文化。相反,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一直非常用心。这幅刺绣作品虽历经波折,但依然完好无损,不正说明了我国刺绣技艺的精湛和坚韧吗?”
慕容轩没想到绣蜜如此机智,一时竟无言以对。风楼博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慕容公子,还望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而影响了两国的友好氛围。我们继续参观吧。”慕容轩冷哼一声,不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