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回:秦氏还魂叙旧情 贾府筹业话新程
且说这日清晨,贾府上下众人皆聚于厅中用早饭。那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茶点,甜咸俱备,荤素搭配,还蒸腾着袅袅热气,却独有宝玉一副心不在焉之态,筷子在碟中随意拨弄着,并未好好进食。
贾母坐在主位,瞧在眼里,疼在心头,便放下手中的碗筷,慈爱地说道:“宝玉,你今儿个是怎么了?这平日里最爱的点心,今儿个竟瞧不上眼了?莫不是身子不爽利,可要叫大夫来瞧瞧?”
宝玉忙回过神来,堆起笑容说道:“老祖宗,孙儿没事儿,就是昨儿个与姐妹们放风筝,玩得太尽兴,这会儿还没缓过神来。”
贾母微微点头,又道:“虽说玩耍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但也得注意身子。可别光顾着贪玩,累坏了自己。”
正说着,只见王熙凤风风火火地走进来,笑着说道:“老祖宗,宝兄弟,告诉你们个大喜事儿!”众人皆抬头望向她,眼神中满是好奇。王熙凤故意卖个关子,停顿片刻才道:“昨儿个与那来参观的客商,今儿个一早便派人送来了合作意向书,说是对咱们绸缎庄的事儿,十拿九稳了!”
贾母听闻,脸上顿时绽开了花,说道:“这可真是好事儿!咱们贾府的丝绸生意,看来是要更上一层楼了。凤丫头,你可着实是立了大功。”
王熙凤忙笑道:“老祖宗这话可折煞我了,这都是托老祖宗的福,府里上下齐心协力的结果。”
这时,秦可卿款步走来,向贾母福身行礼:“老祖宗,早。”贾母一见秦可卿,脸上的笑意更浓,忙招手让她坐下,说道:“可卿啊,你来了正好。昨儿你说的那些关于绸缎庄的主意,今儿个就见了成效。”
秦可卿微笑着说道:“老祖宗,这都是府里众人的本事,我不过是提了几句罢了。如今看来,这绸缎庄开业,必定能轰动全城。”
宝玉在一旁接口道:“可卿姐姐,你昨儿说的举办丝绸展览的事儿,我今儿一早醒来就琢磨着,咱们可得请些城里有名望的人来,好好宣传一番。”
秦可卿点头称赞:“宝兄弟说得极是。那些个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若是能对咱们的丝绸感兴趣,这名声可就打出去了。”
林黛玉轻抿了口茶,缓缓说道:“只是这邀请之人,可得细细斟酌。既要能为咱们绸缎庄增光添彩,又得与府里素有往来,知晓咱们贾府的规矩。”
宝钗也点头附和:“林妹妹所言极是。还有那展览的丝绸,也得精心挑选,将咱们府里丝绸的特色都展现出来。”
贾母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议,心中满是欣慰,说道:“你们这些孩子,如今都长大了,能为府里出谋划策,我这心里啊,别提多高兴了。只是这事儿虽好,可也别累着了自己。”
众人纷纷应是。这时,李纨笑着说道:“老祖宗放心,咱们都是年轻人,这点事儿累不着。况且这绸缎庄要是办好了,对府里可是大有益处。”
贾母又看向秦可卿,眼中满是怜惜:“可卿啊,你难得回来这一日,本不该让你操心这些事儿。可你瞧瞧,这些孩子都这般上心,你也跟着参谋参谋,别让他们走了弯路。”
秦可卿忙说道:“老祖宗,能为府里做事,是可卿的荣幸。况且我瞧着姐妹们和宝兄弟都聪慧过人,必定能将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
王熙凤笑着说道:“可卿妹妹,你就别谦虚了。昨儿你那一番话,可让我茅塞顿开。今儿个还有些细节,正想找你商议呢。”
秦可卿点头道:“二奶奶客气了,有什么事儿,咱们尽管说。”
于是,王熙凤便说起了合作契约的一些条款细节,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认真。众人也都静静听着,时不时插上几句自己的见解。
宝玉听着听着,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咱们这丝绸展览,还得有些助兴的节目才好。要不请些戏班子来,热闹热闹?”
黛玉白了他一眼,说道:“宝哥哥,你就知道热闹。这丝绸展览,本就是为了展示丝绸之美,若是戏班子一来,岂不是喧宾夺主了?”
宝玉挠挠头,说道:“颦儿说得是,是我想得不周到。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黛玉轻抬眼眸,说道:“依我看,不如请些诗词名家,现场以丝绸为题,吟诗作画。既增添了雅趣,又能与丝绸的文化韵味相契合。”
宝钗拍手称赞:“林妹妹这个主意好。那些文人墨客的诗词书画,印在丝绸上,必定能让咱们的丝绸更具格调。”
贾母笑道:“你们这些孩子,一个比一个有主意。就按你们说的办,只是这请人的事儿,可得安排妥当。”
王熙凤忙说道:“老祖宗放心,这事儿交给我,保管办得妥妥当当。”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通报声:“老爷回来了。”众人忙起身相迎。贾政走进厅中,见众人都在,微微点头,说道:“听说了你们商议绸缎庄的事儿,这是好事。只是商场如战场,切不可掉以轻心。”
众人纷纷应是。贾政又看向秦可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说道:“可卿,你能回来,也算是贾府的福气。如今府里正处于关键时期,你若能多提些宝贵意见,也是极好的。”
秦可卿忙行礼道:“老爷放心,可卿定当尽力。”
贾政坐下后,又询问了一些合作的具体情况,众人一一作答。贾政听后,说道:“与客商合作,诚信为本。契约条款务必仔细斟酌,不可留下隐患。还有那丝绸展览,也要注重品质,不可敷衍了事。”
众人皆称谨记老爷教诲。这一番商议下来,已近晌午。贾母说道:“今儿个说了这许多正事,也累了大家。都去歇歇吧,下午再接着商议。”
众人纷纷散去,各自回房休息。宝玉却拉着秦可卿的衣袖,说道:“可卿姐姐,你陪我去园子里走走吧,我还有好多话想跟你说。”
秦可卿笑着点头:“好,宝叔,咱们就去园子里逛逛。”
两人漫步在园中的小径上,春日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宝玉看着秦可卿,感慨地说道:“可卿姐姐,你这一回来,让我觉得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府里又有了往日的热闹。”
秦可卿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宝叔,人生无常,聚散终有时。我虽只能回来这一日,但能看到府里如今这般积极向上,我也安心了。只是宝叔,你日后行事,还需更加稳重些才是。”
宝玉点头道:“可卿姐姐,我知道了。你放心,我定会听老祖宗和老爷的话,好好做事。”
秦可卿又说道:“宝叔,你与林姑娘、宝姑娘她们,都是极好的孩子。只是感情之事,还需慎重。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误了终身。”
宝玉脸上微微一红,说道:“可卿姐姐,你怎么说起这个了。我……我心里自有分寸。”
秦可卿微笑着说道:“我这也是为你好。府里如今正忙着丝绸生意,你也该多上心,为府里出份力。”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原来是黛玉、宝钗、湘云等人在园中的亭子里说笑。宝玉和秦可卿走上前去,黛玉笑着说道:“宝哥哥,可卿姐姐,你们也来了。我们正说着这丝绸展览的事儿呢,还有些细节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秦可卿和宝玉走进亭子,众人又围坐在一起,继续商议起来。湘云说道:“我觉得这丝绸展览的场地布置,也得别出心裁。要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让人一进去,就仿佛置身于丝绸的世界。”
众人听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宝钗说道:“云妹妹这个想法好,咱们可以用丝绸做些帷幔、屏风之类的,装饰在场地四周,再配上一些精致的灯具,必定美极了。”
黛玉也点头说道:“还可以在每个展示区域,配上相应的诗词解说,让客人不仅能欣赏到丝绸的美,还能领略到其中的文化内涵。”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兴奋,不知不觉已到了傍晚。这时,下人来报,说是晚饭已经准备好了。众人这才起身,往厅中走去。
晚饭时,贾母看着众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满是欢喜。说道:“今儿个大家商议了一天,也辛苦了。都多吃点,好好补补。”众人纷纷应是,一时间,厅中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饭后,秦可卿向贾母告辞,说道:“老祖宗,时候不早了,可卿也该回去了。多谢老祖宗和府里众人这一日的陪伴。”
贾母眼中含泪,拉着秦可卿的手,说道:“可卿啊,你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你在那边,可要好好的。”
秦可卿也红了眼眶,说道:“老祖宗放心,可卿会照顾好自己的。府里众人也要保重身体,愿贾府日后事事顺遂,繁荣昌盛。”
说罢,秦可卿又与众人一一告别。宝玉眼中满是不舍,说道:“可卿姐姐,你这就走了吗?以后还能回来吗?”
秦可卿微笑着说道:“宝叔,人生自有定数。今日能与大家相聚,已是上天的恩赐。你要好好的,莫要过于伤感。”
言毕,秦可卿身影渐渐消散。众人心中虽有不舍,但也只能默默祝福。这一日,贾府众人因秦可卿的归来,商议了绸缎庄的诸多事宜,也让贾府上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秦可卿的离去,虽带着一丝惆怅,却也如同一股动力,激励着贾府众人更加努力地为家族的兴旺而奋斗。在这夜幕降临之际,贾府依旧灯火通明,那一盏盏明灯,仿佛预示着贾府未来的光明前程,而众人心中的梦想,也如那点点繁星,正逐渐闪烁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