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轻柔地穿透薄纱窗帘,在浅色木地板上勾勒出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窗外,知了不知疲倦地鸣唱着夏日恋曲,那声音起初有些刺耳,却渐渐与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独特的晨之交响乐。偶尔一阵清风溜进窗缝,带着露水的凉意,温柔地撩动发梢,带来一丝惬意的清爽。
陆矜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目光落在书桌上满满堆放的习题和作业上。眉头微微皱起,那些纸张仿佛在无声地嘲笑他。中坚班的作业确实没有这么多,但为了校一的位置,他每天都在不停地刷题,各种药品也没停过。
陆矜从小生活在一个并不完整的家庭里。父母在他三岁时离异,母亲带走了他,从此开始了单亲生活。由奢入俭的巨大差异让日常生活十分艰难,母亲从家庭主妇重新开始创业,免不了那些磕磕碰碰。陆矜常常独自在家,细心照料着疲惫归来的母亲。
母子俩之间并没有达到无话不说的地步,似乎有一层无形的屏障将两人隔绝在不同的世界。陆矜不善表达,只是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母亲对他的照顾。两人总是在互相弥补,可陆矜心里更希望母亲能从事业中抽出时间陪自己。
这两年,母亲逐渐回归家庭,也想过找个老实人再婚,给陆矜一个完整的家。然而,陆矜表现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陆婉仪只好作罢。她还是尽力去填补那些儿时对陆矜缺失的母爱,陆矜对此并不反感,也没有很惊喜,依旧用更优秀的成绩回应母亲。
顾青这个名字,陆矜曾在学校荣誉榜上见过。学校的竞赛也常常让顾青出面。顾青的成绩不亚于陆矜,虽然不在同一个年级,大家也只是调侃说高三高二的两位大佬,互不相识的两人成了校友们话题讨论的对象。
陆矜已经把视线从书桌上移开,不再去想这些事。他简单收拾了一下背包,准备下午返校。像他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领导们自然不会放过压榨他们的任何机会。曾经设立的冲刺火箭班,实际上就是学霸聚集地,作息比普通班级更极端。后来教育局查得严,便草草解散,这些“人中龙凤”被分散到各个普班。
陆矜就是从这个冲刺班分到七班的,他并不喜欢七班的学习氛围,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乌烟瘴气。高三七班是中坚最难管的班级之一,也是高三13个班级里最差的一个。陆矜上课时喜欢自学,觉得自学的内容比老师讲的更清楚。他也想过换班,但最后一年的时间,忍忍就过去了。于是他咬牙坚持着,学校的事从来不向家里汇报。
陆婉仪经常打电话过来,陆矜总是含糊其辞地回答。他不是没看到母亲床头的药瓶,以及抽屉里的病症单。他不想让母亲操心,简直就是每个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陆婉仪平时在中坚当语文老师,经常熬夜加班备课、改作业、写教案,黑眼圈也越来越重。陆矜想让她多休息,但她总是很忙碌。顾青是陆婉仪最欣慰的学生,也是她在班里唯一不用操心的学生。她会放心把班级交给顾青,也会在课余邀请顾青到家里吃饭,她了解儿子冷清的性格,反而更想让他多交些朋友。这样一来,她便不用担心儿子在学校里会受欺负了。
陆矜并不是不爱陆婉仪,自己的亲妈,身上还流着她的血,有什么理由不爱呢?他只是在儿时独立惯了,不善于表达罢了。他何尝不是一个好儿子呢?
正因为爱她,才不愿看到她太辛苦,才会独立,才会让她明白自己的优秀,才能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他不希望自己的母亲困于家庭,所以支持母亲的任何意愿。陆矜希望母亲首先是陆婉仪,其次才是陆母。
镜头缓缓拉远,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陆矜平静的脸庞上,仿佛一切都变得温暖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