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泛起鱼肚白,晨曦穿透淡薄云层,洒落在大楚皇宫的琉璃瓦上,本该是朝气初显的时刻,皇宫正门处的气氛却压抑凝重。和亲的队伍早已整齐排列,骏马嘶鸣,车轮辘辘,身着华丽服饰的侍卫们身姿挺拔,却难掩肃穆之色。
紫素一身锦绣华服,头戴凤冠,沉重的珠翠压得她脖颈生疼,却远不及心中的酸涩。她在奶娘苏嬷嬷和宫女绿儿的搀扶下,缓缓走出绮梦阁。阁外,往日的冷清此刻被忙碌与嘈杂取代,太监们进进出出搬运着行李,宫女们神色戚戚,不时投来怜悯的目光。
苏嬷嬷紧紧拉着紫素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公主,您这一去,千山万水,老奴……老奴实在放心不下啊!”
紫素强忍着泪水,抬手轻轻擦去苏嬷嬷脸上的泪,“奶娘,您别难过,素儿会照顾好自己的。您和绿儿在宫里,也要好好的,等素儿回来。”
绿儿早已泣不成声,“公主,您一定要平安啊!要是那边有人欺负您,您可一定要告诉我们。”
紫素微微点头,想要再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被堵住了,发不出半点声音。她深深地看了一眼绮梦阁,这座陪伴她多年的宫殿,承载着她无数的欢笑与泪水,如今却要成为记忆中的一抹残影。
在太监的催促声中,紫素缓缓走向马车。那辆装饰精美的马车,此刻在她眼中却如同囚牢,将载着她驶向未知的命运。她一步一回头,希望能将皇宫的每一处角落都刻在脑海里。
终于,紫素登上了马车。车厢内铺着柔软的锦垫,摆放着精致的点心和茶水,可她却无心顾及。马车缓缓启动,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
紫素撩开车帘,望着皇宫的方向。巍峨的宫殿在晨光中渐渐远去,那朱红色的宫墙、金色的琉璃瓦,曾经是她最熟悉的地方,如今却变得如此遥不可及。她的泪水再也不受控制,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华丽的裙摆上。
和亲队伍穿过京城的街道,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有人低声议论,有人面露惋惜,可这些声音都被淹没在马蹄声和车轮声中。紫素望着窗外陌生又熟悉的街道,心中五味杂陈。她想起小时候,也曾偷偷溜出皇宫,在这热闹的街市中玩耍,那时的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可如今,同样的街道,同样的人群,她的心境却已截然不同。
随着队伍渐渐出城,周围的景色变得越来越陌生。青山连绵,绿树成荫,田野间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本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可紫素却无心欣赏。她的心中只有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恐惧。
中午时分,队伍在一处驿站停歇。紫素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下马车,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身体。驿站里,早有准备好的饭菜,可紫素看着满桌的佳肴,却难以下咽。
“公主,您多少吃点吧,这一路还长着呢。”随行的女官轻声劝道。
紫素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多谢,我不饿,你们吃吧。”她实在无法在这样的心情下进食,每一口食物都像是哽在喉咙里。
短暂的休息后,队伍再次启程。午后的阳光变得炽热,马车里闷热难耐,紫素却依旧呆呆地望着窗外,思绪飘远。她想起了皇兄萧逸尘,那个曾经疼爱她的兄长,如今却为了国家的利益,将她送上了这条和亲之路。她不怪他,身为一国之君,他有他的无奈和责任。可她心中的委屈和不甘,却如野草般肆意生长。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将整个世界染成了橙红色。队伍在一处宽敞的空地上扎营。紫素走出马车,看着天边那绚丽的晚霞,心中却没有一丝喜悦。这美丽的景色,在她眼中不过是虚幻的泡影,随时可能破碎。
夜晚,明月高悬,繁星点点。紫素躺在帐篷里,听着外面传来的风声和士兵们的巡逻声,久久无法入眠。她望着帐篷顶,思绪万千。此去北燕,路途遥远,不知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怎样的生活,是无尽的孤独和寂寞,还是未知的危险和挑战。
她想起了奶娘苏嬷嬷的叮嘱,想起了绿儿的眼泪,想起了皇宫里的一草一木。那些曾经被她视为理所当然的温暖和陪伴,如今却成了她最珍贵的回忆。她深知,从这一刻起,她将告别过去的生活,踏上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在这寂静的夜晚,紫素的泪水再次浸湿了枕头。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上天能够眷顾她,让她平安抵达北燕,也希望她的牺牲,能够真的为大楚换来长久的和平。然而,未来的路还很长,她只能怀揣着这份希望,勇敢地走下去,哪怕心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