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浅记短谈
本书标签: 幻想  有甜有虐  炒鸡好看   

桃夭误

浅记短谈

清哲本篇苏轼X刘瑞

清哲穿越

清哲ooc致歉

桃林初见意难休,共赏春光语未收。一别天涯成永忆,相思无尽付东流。

暮春的风裹着细碎桃瓣掠过水面,远处龙舟竞渡的鼓点声隐约传来。刘瑞趴在桃树杈上,手中话本被风掀起边角。她穿越到这个时空已经半月,始终没能找到回去的办法,每日只能躲在城郊桃林里,靠着从书肆淘来的话本打发时间。

忽然一阵酒香飘来,刘瑞低头望去,只见桃树下立着个青衫男子,腰间酒葫芦歪斜,正仰头饮尽最后一滴酒。那人鬓角微湿,桃花落在他发间,与眉眼间的疏狂相得益彰。刘瑞心中一动——这副模样,倒与她在语文课本上见过的苏轼画像有几分相似。

“这位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男子仰头冲她笑道,声如碎玉击冰。刘瑞这才发现他手中握着半块桃花酥,酥皮上还沾着桃瓣。

她翻身跳下树,裙摆扫落几片残花:“阁下有何贵干?”

“方才见姑娘在树上看得入神,不知是何妙书?”男子晃了晃手中桃花酥,“在下愿以点心换故事,如何?”

刘瑞这才看清他腰间玉佩上刻着“子瞻”二字,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原来真的是苏轼!可一想到从前被《赤壁赋》《水调歌头》支配的恐惧,她就忍不住撇嘴:“不过是些闲书,当不得真。”

苏轼却来了兴致,席地而坐,拍了拍身旁草地:“在下最喜闲书,姑娘若肯相告,这坛美酒也归你了。”说着从身后掏出一坛酒,酒封上还沾着新鲜泥土。

远处龙舟赛的呐喊声越来越近,刘瑞鬼使神差地坐下,将话本递过去:“讲的是个穷书生与富家小姐的故事。”

苏轼翻开书页,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这故事倒是常见,不知结局如何?”

“书生高中后另娶他人,小姐抑郁而终。”刘瑞捡起片桃叶把玩,“不过是些俗套情节。”

苏轼仰头大笑,惊飞了枝头几只麻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般结局,倒也真实。”他忽然起身,将酒坛塞给刘瑞,“多谢姑娘赠故事,改日再会。”

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刘瑞攥紧酒坛,酒香混着桃香萦绕鼻尖。她从未想过,课本上那个旷达豪迈的大诗人,竟会如此随性洒脱。

此后数日,刘瑞总能在桃林遇见苏轼。有时他在树下写字,有时在溪边垂钓,偶尔还会带些新鲜出炉的糕点与她分享。她渐渐发现,这个苏轼与课本上的形象截然不同——他会为一朵新开的桃花驻足,会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开怀,更会在醉酒后即兴赋诗,诗中字句虽不及传世名作,却满是烟火气。

这天,刘瑞正躺在树杈上打盹,忽听树下传来女子娇嗔声:“子瞻哥哥,你怎么又躲在这里?”她低头望去,见一红衣女子正扯着苏轼衣袖,眉眼间满是不悦。

“冉静,不得无礼。”苏轼甩开她的手,朝树上喊道,“姑娘下来一同喝茶?”

冉静这才发现树上的刘瑞,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你又是何人?”

“不过是个路人罢了。”刘瑞翻身跳下树,拍了拍裙摆,“既如此,我便不打扰二位了。”

“站住!”冉静拦住她去路,“你可知子瞻哥哥是谁?竟敢这般放肆!”

刘瑞挑眉:“我自然知道,他是苏轼,是大诗人。可这与我又有何相干?”

“你!”冉静气得跺脚,“子瞻哥哥的诗传遍天下,多少女子求他题诗而不得,你却如此轻慢!”

苏轼无奈地摇摇头:“冉静,莫要胡闹。”他转向刘瑞,眼中带着歉意,“姑娘莫怪,她性子急了些。”

刘瑞摆摆手:“无妨。”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前些日子听阁下吟诗,觉得有趣,便记下了。还请阁下指正。”

苏轼接过册子,目光扫过上面工整的字迹,神色渐渐变得复杂:“姑娘竟将这些记下了?”

“不过是些闲言碎语,当不得真。”刘瑞学着他那日的语气,“倒是这位姑娘,对阁下的诗如此推崇,想必能倒背如流?”

冉静脸色涨红:“自然!子瞻哥哥的每一首诗我都烂熟于心!”

“那便好。”刘瑞笑眯眯地看着她,“不知姑娘可否背一背《赤壁赋》?”

冉静愣住,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苏轼却笑出声:“姑娘这是故意刁难。《赤壁赋》篇幅过长,难为她了。”

“原来如此。”刘瑞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冉静,“看来有些人对诗的喜爱,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

冉静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从反驳,跺了跺脚转身跑开。苏轼望着她的背影,叹了口气:“让姑娘见笑了。”

“阁下不必介怀。”刘瑞捡起地上的册子,“只是觉得,比起那些附庸风雅之人,阁下这些未传世的诗,倒更有意思。”

苏轼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姑娘当真这么觉得?”

“自然。”刘瑞将册子塞回他手中,“这些诗里有烟火气,有真性情,比那些无病呻吟的传世名作强多了。”

苏轼仰头大笑,笑声惊起满树桃花:“妙!妙!姑娘这番话,倒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他忽然凑近,压低声音道,“不知姑娘可否愿意做我的知己?”

刘瑞心跳漏了一拍,随即摇头:“知己就算了,我不过是个过客,迟早要离开的。”

苏轼神色一暗,却很快恢复如常:“既如此,便珍惜当下吧。”

此后的日子,刘瑞依旧每日躲在桃林里,只是身边多了个苏轼。他们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听龙舟竞渡,一起在月下饮酒赋诗。刘瑞渐渐忘记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也忘记了回家的执念。

直到那日,冉静带着一群家丁闯入桃林。她手中拿着刘瑞的话本,眼神中满是怨毒:“我就说你是个狐媚子!竟敢勾引子瞻哥哥!”

刘瑞握紧拳头:“我与苏公子不过是朋友,你莫要血口喷人!”

“朋友?”冉静冷笑,“那你为何总与他独处?为何将他的诗记下?”她举起话本,“这上面还有你的批注,分明是对他有情!”

苏轼挡在刘瑞身前:“冉静,够了!你我本无婚约,何必如此执着?”

“无婚约?”冉静突然掏出一张婚书,“这是什么?你父亲临终前将你托付给我父亲,你竟敢违背婚约!”

苏轼脸色骤变:“这不可能!我从未见过这婚书!”

“哼,由不得你不认!”冉静一挥手,家丁们立刻围了上来,“带走!”

混乱中,刘瑞被人推倒在地,后脑勺重重磕在石头上。恍惚间,她听见苏轼焦急的呼喊,看见漫天桃花纷纷扬扬落下。

再次醒来时,刘瑞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病床上,手上还挂着吊瓶。护士见她醒来,松了口气:“你终于醒了,在桃林昏迷了整整一天。”

桃林?刘瑞猛地坐起身,却发现浑身酸痛,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打斗。她摸向口袋,竟摸到半块早已风干的桃花酥。

“医生说你是轻微脑震荡,并无大碍。”护士一边换药一边说,“对了,有个姓苏的先生来看过你,见你还没醒,留了本书就走了。”

刘瑞接过书,扉页上写着一行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望姑娘珍重。”笔迹苍劲有力,与记忆中苏轼的字迹一模一样。翻开内页,夹着一张泛黄的信笺,墨迹未干的字迹跃入眼帘:“桃林初见意难休,共赏春光语未收。一别天涯成永忆,相思无尽付东流。” 字迹力透纸背,却在末尾处晕染开淡淡的水渍,似是泪痕。

窗外,桃花依旧盛开,只是再也不见那个青衫男子的身影。刘瑞轻轻抚摸着书页,忽然想起苏轼曾说过的话:“或许离别,本就是重逢的开始。”

她合上书本,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有些相遇,注定只是惊鸿一瞥;有些故事,注定只能留在记忆里。而那些美好的瞬间,早已化作心底最珍贵的回忆,如同这书页间未干的墨迹,永远镌刻在时光的长河里。

上一章 无题 浅记短谈最新章节 下一章 英雄双行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