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城的中央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说书人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百年前的人魔大战啊……”说书人用苍老的声音讲述着,“那场战斗中,魔族虽被辞云宗联合其他各宗派封印,但两败俱伤,损失惨重。”台下的人们纷纷交头接耳,互相询问:“那封印魔族的是谁呀?”“是啊,是谁有这么大本事?”
说书人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眯起眼睛,缓缓开口:“自然是那位温锦书温上仙,还有玄冥仙尊顾子弈一起完成的封印。据说,当年的温上仙可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实乃天娇之首……”
永兴487年,同样的场景在清月城中央广场上演。人群中挤满了五六十岁的妇女和中年男子,带着自家的孩子或是门客的孩子,都好奇地围在一起观看。
“让让,让一下,谢谢!”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来,伴随着几声抱怨:“哎哟,谁家小孩踩我脚了!”“别挤啦,别挤啦!”一个穿着青色衣衫的少年好不容易挤出人群,焦急地喊道:“阿年,阿年,你在哪儿呢?快过来!”
“云哥,我在这儿呢!等等我!”被唤作阿年的少年高举双手,边挥边回应。只见一位穿着墨色衣衫的少年听到呼喊后,急忙挤出人群,向他跑来。
这两人正是温家二少爷温锦云和温家门客的孩子上官年。温锦云拉起上官年的手腕,带着他向广场中央的报名处走去,一边走一边兴奋地说:“阿年,今天可是各宗门来咱清月城收取弟子的日子。咱们要报就报最好的,不如去辞云宗吧,你觉得怎么样?”
上官年笑着点了点头:“云哥说去哪儿,我就跟去哪儿。”
二人来到辞云宗的报名处,两位师兄认真地将他们的名字记下。带队长的老者严肃地说道:“你二人务必在明日申时之前回到这里,过时不候。”二人齐声应道:“是,仙长。”
说罢,两人便离开了报名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夕阳余晖洒在熙熙攘攘的东市大街上,温锦云与上官年并肩而行。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杂耍班子的锣鼓声不时传来,空气中弥漫着烟火气息。
路过一个糖葫芦摊前,温锦云的脚步不自觉地停了下来。那串串红得诱人的山楂果,在糖衣的包裹下晶莹剔透。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少年,眼中闪着期待的光芒:"阿年,要吃糖葫芦吗?"
上官年轻笑着打趣:"二少爷这是嘴馋罢?"见对方佯装恼怒的样子,他又补充道:"不过...我也确实想尝尝。"说罢,温锦云转向摊主:"老板,来两串。"摊主利落地递过糖葫芦,收下铜钱。
温锦云接过其中一串递给上官年:"吃吧,就当我还你的吧,谢谢你帮我向我娘求情,让我娘放我出来。"上官年接过糖葫芦愣了愣“不用谢,这不我也收到回礼了,不是吗。”两人一边品尝着酸甜可口的糖葫芦,一边说说笑笑往温家走去。
暮色渐浓,归途中的谈笑声仿佛融入了这座城市的夜色里。
次日清晨,天边才露出鱼肚白,朝霞的微光如轻纱般洒在大地上。万物似乎还沉浸在睡梦之中,只有山林间传来的几声鸟鸣,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
温锦云和上官年整装待发。温锦云眼神坚定,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即将到来的仙旅充满了期待。而上官年则紧皱着眉头,不时地回头望望身后的父亲,似乎有些不舍。
上官年和温锦云一路说说笑笑,终于来到了气势恢宏的中央广场。他们向昨日那两位神采奕奕的师兄报了名字,便恭敬地站到了外门长老的身后。申时过后,外门长老带着新收的记名弟子们登上仙舟,准备返回辞云宗。
仙舟腾空而起,缓缓穿梭在云海之间。上官年和温锦云坐在窗边,目光被窗外如诗如画的景色深深吸引。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泼墨山水画;近处,云海翻腾,阳光洒下,形成一道道绚丽的金色光带。偶尔有几只灵鸟从身边掠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声,让人心旷神怡。
“哇,这景色真是太美了!”上官年忍不住赞叹道,眼中满是惊喜。“是啊,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地方。”温锦云也附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两人一边欣赏着沿途的美景,一边低声交谈着,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心中充满了对辞云宗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