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见王重阳应允比剑,目光便轻轻落在张仲廉身上。她微微眯起双眸,眼神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探寻,仿佛在估量着这位年轻弟子即将展现出的实力。
虽然林正英深知五斗米教张道陵祖师曾传下一套神秘莫测的仙人剑法,那剑法在江湖中一直流传着诸多传奇色彩,传说其剑招精妙绝伦,出神入化,可在江湖中所见所闻,从未见过其真容。由于门派分支已久,岁月的流转使得这套剑法的传承变得更加隐秘,加之这套剑法素来皆由张氏血脉传承,外人鲜少有机会得以目睹。所以林正英心中也存着一丝好奇,想借此次比剑,好好看看张仲廉的功夫究竟如何,是否真有几分独特的韵味。
张仲廉敏锐地察觉到林正英那充满期待的望来目光,他心中微微一动,随即轻轻颔首,示意自己愿意迎战。那点头的动作沉稳而自信,仿佛在向林正英传达着自己对这场比剑的重视,以及对自身实力的信心。
王重阳此时有些好奇林正英与张仲廉之间的关系,便问道:“不知张少侠师从何门呀?”
张仲廉连忙恭敬应道:“晚辈师从五斗米教!也是在终南山学的艺,承蒙家传,功法自是我二叔公所授。” 他说话时,语气诚恳而谦逊,眼中透露出一丝对家族传承的自豪。
王重阳听闻,面露惊异之色,奇道:“不是龙虎山?我倒没听说过终南山还有同教高人呢!看来我孤陋寡闻了,日后有机会定得去拜会一番,领略一番此地的道法风采!” 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向往,仿佛已经在心中勾勒出全真教弟子与这位神秘高人不期而遇的场景。
于是,众人决定比剑。不一会儿,几人便从道观内走出,来到宽敞的院中。院中人来人往,不少弟子正围聚在一起,各自闲谈着,看到王重阳等人的到来,纷纷停下话语,将目光投了过来。
王重阳见还有不少弟子在闲谈嬉笑,场面有些嘈杂,心中不悦,便提高声音大声喝断众弟子:“诸位弟子,且停下交谈,今日有贵人前来,另有比试之事,此刻不宜喧闹。” 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顿时让院中的喧闹声安静了许多。
接着,他招唤全真七子近前,神色庄重地向他们说明了要与张仲廉比剑之事。“马钰、丘处机等各位师弟,今日有五斗米教弟子张仲廉前来,欲比试一番,我们正好借此机会交流一番道法。” 说罢,他又附带详细地说了下比试的规矩,“此次比试,重在切磋武艺,彼此之间的武学路数要有所交流,无需藏私,也要点到为止,切不可伤了和气。” 说完,他目光扫向众人,指令马钰出战。
马钰听闻王重阳的吩咐,微微抱拳,向王重阳示意,而后缓缓走出。他走到张仲廉面前,在距离张仲廉几步远的地方,冲张仲廉抱拳一礼,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笑着说道:“仲廉老弟!不想这么久一点时间,又在此处见面了!真是缘分啊!”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亲切,眼中也有几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
张仲廉也连忙连忙回礼,姿态恭敬而得体:“马大哥在上,小弟有礼了!往日临安一聚,实乃人生一段美好回忆。不想今朝竟来到了贵教,今日奉师命前来比剑,意在向马大哥讨教,还请大哥不必谦让!” 他眼神坚定,透着一股自信,展现出年轻人应有的朝气。
语毕,双方各自抱剑一礼,那动作规范而庄重,仿佛在向彼此表达着对这场比剑的尊重。紧接着,二人缓缓抽剑,剑身出鞘,寒光闪烁,随后二人迅速摆开步法,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盯着对方,一场激烈的比剑就此拉开帷幕。
但见马钰脚踏北斗七星步,步伐沉稳而有序。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张仲廉,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犀利,仿佛要将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洞察清楚。手中长剑缓缓举起,剑势微微倾斜,似有若无地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微妙的剑痕,开始缓缓地游走起来。
张仲廉则两腿微微分开,脚下不丁不八地稳稳站着,整个人犹如扎根于大地,沉稳而自信。手中之剑也是微微斜举,慢慢平抬。随着马钰的脚步移动,他好似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缓缓地侧身对峙。他的神情专注,每一丝肌肉都在为这场比武做着精妙的准备。
马钰走了四五步,脚步转换间带起一丝凌厉的剑势。在即将靠近张仲廉时,猛然向前一剑切入。这一剑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千钧之力,剑刃划破空气,发出轻微的呼啸声。
张仲廉反应极快,他手腕一抖,手中剑挽出一朵精妙的剑花。那剑花如同烟花绽放,在空中闪烁出一道道银色的光芒。他以剑花巧妙地来挑马钰的剑,剑尖相触之处,似有火花闪烁。
马钰的剑不待两剑完全搭实,便剑势下沉。他手腕一转,剑身如灵蛇般下沉,直奔张仲廉的大腿而去。这一剑速度极快,角度刁钻,若是被击中,张仲廉必然难以招架。
张仲廉临危不乱,他不慌不忙,身形微微一闪,手中剑顺势斜向下插。剑刃与空气擦出轻微的摩擦声,仿佛在这一瞬间,时间都为他停滞。他在侧身闪避的同时,巧妙地继续撩马钰的剑。这下两剑终于搭实,剑刃碰撞在一起,直擦出一串耀眼的火星来。火星闪烁间,发出“铮铮”的声响,仿佛是剑与剑之间的激烈对话。
由于自身发力过猛,而张仲廉的防守恰到好处,导致马钰的身位变得有些横斜。此时,他意识到自己发力不足,为了挽回局面,急忙连人带剑向右斜方撤了一步。这一步虽然让他稳住了身形,但也暂时打破了两人之间剑阵的平衡。
马钰虽吃了这小小的暗亏,却不禁对张仲廉的剑招赞叹道:“张贤弟这步法真是巧妙!变化无穷,让人难以捉摸,实在是妙啊!”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叹,眼中也满是对张仲廉剑招的欣赏。喝彩完后,他又重展剑法,一招一式连绵不断,剑意绵密,如潮水般向张仲廉席卷而来。
张仲廉面对马钰的凌厉攻势,也不慌张。他的眼神沉稳而坚定,心中毫无惧意。只见他身形如行云流水般,有条不紊地一一沉着应对。每一招每一式,都恰到好处地化解了马钰的攻势,甚至还能在化解的同时,寻找着反击的机会。瞬时,二人便你来我往地斗得剑光闪烁,那一道道寒光在院中交错纵横,仿佛将整个院子都映照得如同白昼,耀人眼目。
堂前坐着的林正英对王重阳说道:“果然两家剑法皆出同源,你瞧他们的招式,都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呢!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蕴含着无尽的变化与智慧。”
王重阳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说道:“确实如此。不过,张师侄在步法上显得极为稳健,每一招的发力都恰到好处,剑招沉稳有力,拿捏得十分精准。相较于马钰,他的根基扎实得多,功力也高出不少。此刻马钰在他的对抗下,显得有些吃力,恐怕十招之内,都难以占据上风啊。”
林正英听了,轻轻一笑,说道:“那多无趣!我本来就是来见识你全真七十二路天罡剑的嘛,今日这场比剑也算是一场不错的铺垫,让我们对这两派剑法的根基有了更深的了解。”
王重阳接着又道:“张师侄目前看来,还未使出什么狠招呢!我心里也甚是好奇,想看看那仙人剑法究竟有何奇妙之处,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
眼见场中二人渐斗了五六十合。马钰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逐渐有些心急,动作也不再那么流畅。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急切,决定放手一搏。只见他大喝一声,声若惊雷,在院中回荡开来。这声喝声中,蕴含着他的全力与决心。
紧接着,他高高跃起,在空中,他整个人如同展翅欲飞的雄鹰,身形舒展而矫健。此时,他手中的剑光芒大盛,兜头便向张仲廉洒来一片剑光。那剑光密布,如同一片耀眼的银色星雨,铺天盖地向张仲廉袭去。
然而,就在即将触及张仲廉的瞬间,马钰的身体却在空中突然斜折,这一身法变幻莫测,让人几乎难以捉摸。他借着下坠之势,手中的剑顺势又多出一平斩一剑来。此招正是天罡剑中绝招之一,名曰“横扫千军”。这一招气场极大,剑势凌厉,仿佛要将眼前一切阻碍都斩碎。端的是气势不凡,又十分难防,让人避无可避。
但见张仲廉在马钰发动此绝招之际,并未慌乱。他先是御完头顶的剑势,待那剑光如流风般掠过,他顺势使出一招“苏秦背剑”。只见他身体微微扭转,手中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巧妙的弧线,竟反手恰到好处地将马钰凌空平斩之剑挡了下来。
马钰因在空中突施此绝招,且遭遇了张仲廉的巧妙化解,受那剑刃相触的反震之力,落地时有些不稳。他的脚步在地上踉跄了一下,仿佛失去了平衡,不得不急忙往外侧移了一步。不过,这也恰好脱离了战圈,让他暂时有了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