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显化真人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玄幻武侠 

第56章 姜子牙探北帝星界(二)

显化真人

来到武王的宫中,周武王见到姜子牙,心中满是敬畏之情,当即以师礼对待姜子牙。其实姜子牙在人间时,曾与武王的先辈有诸多渊源,本身也担着国丈的身份。

  但武王自幼便听祖辈说起姜子牙的传奇故事,心中一直是十分敬重的。又因在人间时习惯了以师礼尊崇姜子牙,故而即便岁月流转,这传统也一直未曾改变。

  二人寒暄完毕后,姜子牙又向武王问起了真龙之气大量逃逸之事。周武王听闻后,大惊失色,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说道:“若不出所料,当是圣皇弃地那盗墓之事捅出如此大的漏子来了!”

  随后,周武王将前不久秦朝嬴氏在圣皇弃地发现了一处被盗古穴之事,一五一十地与姜子牙说了出来。

  原来,这圣皇弃地,是指圣庭荒废而封禁之地。此处本是圣庭处置罪臣的所在,那些罪臣的神魂被无情地击碎后,便被封禁在内。

  圣庭,那可是北帝星界中至高无上的朝庭,乃三皇五帝曾经潜心修炼、感悟天道的地方,在这北帝星界的地位尊崇无比。

  因年代过于久远,圣庭之内也有不少禁地逐渐沦为弃地,由管理圣皇禁地的秦始皇嬴政负责看管。

  只因秦始皇嬴政胆敢藐视三皇五帝,而毅然自称始皇帝,圣庭便拿他们嬴氏去充当狱卒以示惩戒。

  前不久,嬴氏家族中的一员在一处古老的弃地中抓到了一名叫王莽的盗墓贼。当时,除了那原始的封印有被破坏的迹象外,据说并没有发现其他特别重大的线索,所以当时并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视。

  说来这王莽,原本也是圣庭的罪人,却不知是通过何种途径,竟能够脱逃出来。之后,他便这处逃那处躲,东躲西藏之间,有时也难免会做些偷窃之类的事情,倒也不足为奇。

  但听姜子牙这么一说,周武王反复思量了一番,便觉得只有这回事,才有可能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毕竟,这事情关系重大,周武王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决定与文王一同商量如何上奏圣庭。

  于是,周武王便带着姜子牙来到了文王的殿中,见到了周文王。

  周文王听闻此事后,心中亦是大惊,那平静的面容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忧虑之色。

  只是,要觐见圣庭那几大神通广大的圣皇,谈何容易?历来,若非圣庭主动相召,并有相关人员接引人,他人是根本无法入圣庭觐见的,几乎从未有过下层朝庭主动求见圣皇的先例。

  因为几大圣皇对北帝星界的管理方式,几乎就如同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那般,采取一种“无为”的态度。他们几乎不会主动去干涉下面朝庭的事务,何时进行赏功罚过,下面的这些朝庭根本无从知晓。

  只晓得圣庭就犹如老天爷一般,时刻在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仿佛有着一双无形的眼睛,故而在北帝星界流传着一句广为传颂的谚语:“人在做,天在看!”

  也正因如此,整个北帝星界即便时常争斗不断,倒也不至于引发那不可收拾的大乱。

  此时,周文王正沉思着,思考着究竟该怎么才能让这个重要的消息顺利上达圣听。

  这时,周武王在一旁提醒道:“父皇,不如您起卦算算,看有无特殊的法门可以解决此事!”

  周文王的八卦神算堪称天下一绝,声名远扬。周武王满心希望周文王能够通过起卦,来推测出可能的机缘和方向。

  周文王见一时间也想不出其他确切可靠的办法,也只能如此一试了。

  于是,文王郑重地拿出卦器,三人皆凝神静气,肃穆而坐。

  文王缓缓地闭上了双眼,口中默念起那神秘的法诀,双手在胸前缓慢地掐动着,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无尽的天地灵气。

  随着法诀的念完,卦成。周文王缓缓地睁开双眼,目光凝视着那神秘的卦象,仔细看去,竟指明了东南方向。

  周文王微微一笑,仿佛心中已然有了某种预感。他将卦器收起后,对姜子牙和蔼地说道:“子牙啊,这卦象看来恰有一丝机缘。就在东南方,属童子!”

  姜子牙听了,心中顿时充满了疑惑,忍不住问道:“这东南方向童子如此之多,我们又怎能知道该找多远,又该找哪一个呢?”

  周文王思索了片刻,缓缓地说道:“既显机缘,且有明了之迹,当不至于太远!只是圣人痕迹岂是那么容易就能窥探到的?所以,我们还得想出一些更为具体的方法才行!”

  姜子牙沉思良久后,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他缓缓地说道:“或许是哪位圣皇正幻化成小孩子在东南方向行走吧!要寻找真正的圣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可以尝试着向东南方向传播童谣,借助童谣的力量来引起圣皇的注意,如此一来,消息不就能上达圣听了么?”

  武王一听,顿时大声叫好,觉得此法颇为可取。

  童谣的制定,却又让三位陷入了沉思与忧虑之中。

  毕竟,童谣可不比寻常话语,就如同天道之言一般,其蕴含的力量无比神秘而强大。轻声吟诵或许不过是无伤大雅的童趣之歌,但若是牵扯到天命、国运之类的大事,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轻则可能伤及君王根基,重则可能引发天下大乱,改写历史长河的轨迹。后世如李闯王,虽并无帝王真正的帝王之资,却只因一句“迎闯王,不纳粮”的童谣,便几乎搅动天下,险些颠覆乾坤。

  所以,自古以来,童言虽看似天真无邪,却实则蕴含着超乎寻常的力量,仿若近于巫术,近于天道,其意义远非寻常所能想象。

  三人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思索与讨论,最终敲定了童谣的内容。歌曰:“苍龙出,天下靡。意辛凶,涂炭裂。道不存,天命绝。缚苍龙,泯浩劫。万物作,复明白!”其中,关键之处便在于“道不存,天命绝。”这一句。

  此一句一旦传向圣庭,那圣庭若闻,必然会为之震动。毕竟,这其中的深意,是对圣庭统治的一种隐晦的挑战与警示。

  然而,这其中的巨大风险,作为第一个起意的姜子牙,心中自然明白。他们皆是知晓,一旦计划实施,作为始作俑者,稍有不慎,便是灭族之祸。

  但经过三人的再三权衡利弊,最终还是觉得只能如此行事。他们心中暗自思忖,自认心怀天下,所做之事并非出于私利,若天能见其诚意,哪怕遭受天谴,也算是问心无愧。

  于是,三人在做好诸多准备后,开始按照计划,向东南方向传播起这神秘的童谣。

  果然,如此操作后不久,天空中竟神奇地出现了一道奇异的光幕,光幕中一童子悬空立于周朝殿宇前,他气势不凡,直声说道要宣周文王听命。

  周文王听闻,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率领姜子牙与武王严阵以待,恭恭敬敬地迎接这位神秘童子的到来。

  童子见三人都已到齐,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深邃。他微微抬起头,冷冷地诘问:“何以乱言?”

  周文王听后,心中虽有些疑惑,但面上依然镇定自若,微微行礼后说道:“有因矣!此事关系重大,当细细说与童子听!”

  言罢,周文王便引领着姜子牙与武王,一同带着童子进入正殿,而后恭敬地侍立于童子身旁,等候着他发问。

  原来,这位神秘的童子竟然是炎帝。在修炼之道上,修炼到高深莫测的境界时,便如《道德经》所言:“圣人皆孩。”修炼者回归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纯真状态。

  所谓“寿星”的“鹤发童颜”,相较于这种境界来说,还相差甚远。

  炎帝在听完文王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后,对一些细节再次仔细询问,待了解清楚详情后,不禁大惊失色,说道:“乃蚩尤也!”

  炎帝也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随后便携带姜子牙、文王与武王一同去拜见黄帝。

  黄帝接见了他们,仔细聆听了事情的原委,听完后,却淡然地说道:“这斯心有不甘呐!纵是回光返照,也不过五十年而已!人间荒淫暗昧已久,也确实该承受此劫!”说完后,竟并不对后续事宜做过多的指示。

  三人见黄帝态度如此,心中明白再在此处也无意义,便无奈地返程而去。

  既得圣谕,姜子牙已然算完自己此次的使命。他再次向周文王父子郑重地辞行,而后启动那神奇的量天尺,踏上返回紫徽仙界的旅程。在返程的路上,姜子牙心中满是对此次冒险与探索的感慨,也对北帝星界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上一章 第55章 姜子牙探北帝星界(一) 显化真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57章 隆兴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