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时光悄然流转,张三丰在少林寺内专心习武,不知不觉间已然度过了十个春秋。这十年,如同一条长河,承载着他无数的汗水与努力,见证着他在武道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前行。
当年的小小的张三丰,已然褪去了稚嫩,长成了一个高大英挺的少年。那挺拔的身姿,仿佛是苍松翠柏般屹立不倒,透着一种沉稳而坚毅的气质。此时的他,一身少林功夫早已练得精熟,举手投足间尽显功力。
柏木桩神功在这十年间已初具火候。只见他双腿微微分开,稳如磐石,猛地一腿扫去,那呼啸而过的劲风,虽还达不到扫断海碗粗的柏木桩那般强大的威力,但对于一般的杉树松树之类的树木来说,已是禁受不起。只听“咔嚓”一声,树木便应声而断,展现出这一功夫的刚猛之力。
足射功能更是令人惊叹不已。他只需轻轻运气,那拳头大小的石头便被他踢得如同离弦之箭,向着目标急射而去,速度之快,仿佛划破了空气,发出“嗖”的一声。而后,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精准地命中目标,那准确无误的表现,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测量,不差分毫。
铁布衫功夫更是为他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强大的气息。他能轻松地在钉子床上安然睡上个把时辰,那些尖锐的钉子在他的身上,仿佛失去了作用,这等功夫,着实让人咋舌。
龙爪手亦是威力不凡,虽不能开金裂石,展现出那排山倒海般的巨力,但一爪下去,便能轻松地抓下一大块松树皮来,那锋利的爪尖仿佛能撕裂一切,让人不敢小觑。
而那一根齐眉棍,在张三丰的手中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只见他使得出神入化,招式变化多端,时而如灵蛇出洞,直攻咽喉;时而如狂风骤雨,气势磅礴。那刁钻怪异的招式,常常出人意料,让人防不胜防。即便是慧能禅师与他过招,也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会被他那诡异多变的招式击中,不时地吃些亏。
其余十八般武器,在张三丰的手里,个个都仿佛拥有了生命,样样使得皆令人称道。无论是剑的潇洒飘逸,还是枪的凌厉迅猛,他都能运用自如,展现出非凡的武道造诣。
倒是张仲廉教他那套仙人剑,却在挥舞之间,让张仲廉看了不禁皱起了眉头。那剑招虽灵动非凡,仿佛轻盈的飞鸟在花丛中穿梭,但细细品味,却完全没了一丝霸气,宛如失去了锐利的宝剑,虽有锋芒,却难以展现出强大的威力。
一问他才知道,原来这套剑招是二叔公指点的。张仲廉深知二叔公的威望,自然不敢轻易纠正,只好暗自思索着如何才能让张三丰将这套剑招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他忍不住与张三丰搭招试了试,这一试,果然让他大为惊讶。张三丰在剑招之中,竟巧妙地融入了排云掌的磅礴之力与搅膏药的细腻之巧,使得那原本就灵动的剑招更加变幻莫测。张仲廉只觉得自己仿佛在与一团棉花比剑一般,无论自己如何出招,都总觉得怎么打也不顺畅,那剑招就像是在他的攻击之下,巧妙地避开了锋芒,让他无从下手,却又真拿他没有办法。
原来,张三丰自个儿还别出心裁地把排云掌与搅膏药的心得也融入到了那剑法之中,从而衍生出了这独特的“道韵”剑法。这剑法虽尚显稚嫩,但从其独特的风格和威力上来看,或许就是日后武当太极剑的雏形,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在拳法方面,少林的诸多拳法皆有其独特的韵味,讲究大开大合,刚劲有力,每一招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然而,在张三丰的巧妙琢磨之下,这些拳法却偏被他又琢磨出来些阴招,加了不少小巧变化在里面。
就像那罗汉拳,在常规的演练中,乃是刚猛直白,气势恢宏。可到了张三丰的手中,却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有时候,在激烈的对战之中,张三丰那拳头可能就忽然之间变成了虎鹤双形拳中那如同仙鹤嘴般凌厉的招式。对战中,当他的师兄伸臂架拨他的拳时,恐怕就要被他忽然反转过来的拳头,如同鹤嘴般精准地击中在手臂上,疼得他忍不住咧嘴。师兄们都纷纷说道他不按套路出牌,在一次次的练武过程中,被他的这些奇异变化弄得吃了不少亏。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三丰的武功日益精进,功力也在这潜移默化中节节提升。尽管他此时才十三四岁的年纪,但外事院那些师兄们在面对他时,已然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不再是他的对手了。这还是在不使用柏木桩、足射功之类绝技的前提下。
于是,就有一些心怀冒险与挑战的师兄开始怂恿他去挑战木人巷。在他们看来,这是对张三丰实力的一种检验,也是一种突破自我的挑战。
少林寺这木人巷,也算是专门用来测试弟子功夫身手的绝佳之地。它是用精妙的机关之术,精心挑选了好几种特殊木材,并巧妙地添加了弹簧机关,制作出了八十一个形态各异的木人,整齐地列于一个小巷子之内。
当测试者踏入巷中,触动那隐藏的机关,木人便如受到了某种召唤,纷纷开始发动攻击。那攻击自上而下,自前后左右,如潮水般涌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战斗之中,犹如单人正面对抗着四人的围攻,压力骤增。
木人发招虽无套路可循,但攻击却简单直接,迅猛有力。那坚硬的木人仿佛拥有着无穷的力量,即便被攻击者拼尽全力,凭借血肉之躯与之对战,仅仅只是格挡一下,也会因为被那坚硬的木人所击中,而疼得呲牙裂嘴,疼痛之感难以言表。
据说,曾经有过规定,俗家弟子若因特殊情况,习艺时间还未到却要提前出师,只要能成功打通木人巷,即能得到寺院的认可,正式出师。
然而,即便有这样的规定,但由于木人巷考验难度极大,极少有人愿意去尝试。
张三丰自然也听说了这木人巷的神奇之处,心中那颗好胜与探索的心,驱使他心生向往,也有心想去试试。这天,他向慧能禅师提起了这件事。
慧能禅师微笑着,缓缓说道:“你实战经验太少,还没能形成一种遇到突然袭击时,能潜意识地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现在的你,恐怕还不能轻易地去闯木人巷啊!”
张三丰心中一紧,忙问道:“那要如何才能形成那种潜意识的反应能力呢?”
慧能禅师微微颔首,缓缓说道:“可以去蒙着眼晴与几个人对战试试。”
张三丰细细思忖,觉得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以往他也曾惊奇地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使出出其不意的招法攻击慧能禅师,即便那些招式顶多对他手中的兵刃棍棒能起到些许效果,但要想真正沾到他的衣角,却从来都没有成功过。
原来,这就是那种潜意识反应所带来的神奇之处,它能使得慧能禅师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如同感受到了某种无形的力量,及时避开攻击。
这好比在人体周围,无形之中形成了一层气场一般,一旦有锐气袭来,触动这“气场”,人便能自然而然地做出反应,避开攻击。
本来,慧能禅师见张三丰功夫已然渐有成就,但在他看来,尚还欠缺磨砺与时间的沉淀,本想让他按照常规的方式,先慢慢修炼,积累经验。
可如今见他自己提出想去闯木人巷,慧能禅师便顺势给他提出了这种训练方法,并告知他,在此方法修炼有成,真能成功打通木人巷后,还要安排他下山历练,让他会尽天下各路武术高手后,再观察他的发展状况。
慧能禅师的心中,可不单单只是教会张三丰少林武功而已,他的目光更为长远,他殷切地期望张三丰能最终成为一代宗师,在武道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