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的武当山云雾缭绕,松涛阵阵。月光透过道观的窗棂,洒在张三丰盘坐的蒲团上。自那日机缘巧合打通任督二脉后,这位青年武者便仿佛推开了武学世界的全新大门,气功修炼的境界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蜕变。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尚未刺破云层,张三丰便已来到观前的空地上。曾经练习太极拳时,他总要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引导体内气息流转。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反复琢磨,小心翼翼地将内力与招式相融合,稍有不慎便会气劲散乱。如今,随着任督二脉贯通,体内真气如长江大河般奔涌不息。一招一式间,气韵自然而然地流转全身,仿佛与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他轻轻抬起双手,缓缓划出一道圆弧,云手招式施展开来。以往需要刻意控制的气息,此刻竟如同受到无形的牵引,顺着经脉自动流转。指尖划过空气,竟带起丝丝破空之声。脚下步伐轻盈,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水面之上,看似轻柔,却暗含沉稳劲力。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与周围的山水草木融为一体,仿佛他本就是这天地间的一部分。
当施展野马分鬃时,张三丰双目微闭,双臂猛然舒展。一股刚猛的力道从丹田迸发而出,顺着手臂瞬间传递到指尖。这股力量不再需要刻意凝聚,而是如同本能般随心而发。空气在他掌前微微震颤,带起一阵呼啸之声。整套太极拳法在他的演绎下,刚柔并济,阴阳相生,既有行云流水的飘逸,又有雷霆万钧的气势,已然超越了普通武术的范畴,更像是一场与天地对话的艺术表演。
午后时分,张三丰总会来到后山的练功场,这里立着一排柏木桩。以往,他每日在此苦练,即便使出浑身解数,最多也只能在碗口粗的木桩上留下浅浅的痕迹。然而今日,他站在木桩前,感受着体内奔涌的真气,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
深吸一口气,张三丰右腿微屈,身体如同一张拉开的弓弦。随着一声低沉的喝声,他猛然踢出一腿,劲道十足的腿风划破空气。只听“咔嚓”一声巨响,碗口粗的柏木桩应声而断。断裂处的木屑如雪花般飞溅,散落在练功场上。张三丰望着断成两截的木桩,心中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激动。按照少林寺武学典籍记载,能一击折断如此粗细的木桩,便意味着功力已达大成境界。
然而,张三丰并未因此满足。对他而言,武学之路永无止境。他立刻吩咐弟子找来一根海碗粗细的柏木桩,亲自监督将其深深埋入地下。新的挑战已然树立,张三丰站在木桩前,目光坚定而炽热。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力量的考验,更是对心性的磨砺。
夜幕降临,武当山陷入一片静谧。张三丰依然在练功场上反复练习,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浑然不觉。月光下,他的身影与木桩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充满力量与坚韧的画面。他坚信,只要保持这份执着与毅力,不断突破自我,终有一日能够达到武学的至高境界,领悟太极之道的真谛。
见到运起气来竟有如此强劲的功效,张三丰不禁喜出望外。他深知,自己的功夫肯定步入了更高层次。于是,次日,他兴致勃勃地开始试练足射功。以前,他一般踢拳头大小的石斗,若遇到碗口大小的石头,踢出去后速度就会明显变慢,射程也不够远。这回,他专门花费了几天时间,四处寻找那些大大细细的石头,准备一展身手。
他先挑选了一块小些的石头,轻轻运起气来,然后猛地一脚踢出。只听石头呼啸而过,速度之快犹如飞矢,竟直接没入后方的大树中,不见踪影。他又拿起一碗口大的石头,同样运足气力踢出。这石头如同一颗炮弹般飞射而出,三五丈内,竟砸断了一棵中等大小的松树。若是普通人被这样的石头击中,当之不死也必重伤。张三丰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暗自惊叹,自己的内力竟然已经达到了如此境界,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张三丰又将目光投向了排云掌。之前与张松溪印证时,他便发现排云掌的发力特点与绵掌无异,心中暗许,想将其命名为绵掌,只是名字还没想得合适。加上他自己也想在掌法上再创造一番,使之更加完善而独具特色,所以一时还是暂称排云掌。这排云掌本也算是张三丰自己改编的功夫,毕竟他一向有自创武学的嗜好。自从创造太极拳后,他便对各种功夫都想尝试自创,希望能在武学领域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他站在一棵大杉树前,深吸一口气,运转内力于掌心。而后,对着大杉树印出一掌。紧接着,他又暗中叠加了三掌之力,同时内劲暗吐。那杉树着掌处看似毫无变化,平静如常。但不久之后,一阵微风吹过,那杉树从受掌的地方竟缓缓断裂。原来,杉树皮下杉木已经被张三丰给震断得差不多了。这种掌法的威力,让他自己也感到十分满意。他相信,只要继续完善,这排云掌一定会成为一门独步武林的绝技。
当然,类似功夫据说北方有个铁掌帮的也有。其帮主铁掌仇千仞,在江湖上名声也挺响。张三丰心中暗暗想着,自己虽有独特之处,但江湖险恶,日后若有机会,定要与这些高手切磋一番,看看自己的功夫是否真的能在江湖中立足。他深知,武学之路永无止境,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剑法张三丰倒好久没有练习了。这也难怪他,一是因为近来急于完善太极拳以及练太极球功夫和气功,这些功夫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只能将剑法等器械方面的功夫暂时放到一边。就连在少林寺内练的轻功八步赶蟾也搁下许久未练。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可以说在张三丰所练功夫中,轻功的造诣是最差的。张三丰把轻功练好还是在到了武当山后的事了。他在八步赶蟾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终于发展出了武当派特有的独门轻功“梯云纵”,这反而成了武当武学中挺出彩的一门功夫。他相信,只要继续努力,轻功也一定能成为自己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