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太有心机了。”唐三随口道。
谢允心里一紧,他有时候也会担心唐三是不是更喜欢那个身份简单的猎户谢允,等看透了他城府深厚的真面目,会不会离他远去?
谢允试探着道:“你会讨厌我这样吗?”
“不啊。”唐三不假思索地否定了。他可不知道谢允心里的小九九,把谢允架到轮椅上,唤来玉珠打水洗脸。
谢允默默望着他的背影,心里像塞了一把糖,甜得要溢出来。
赵锦润跟徐巧说定隔天出发,徐巧对于谢允和唐三留在他府上养伤的事也没有太介意,志得意满的赵锦润当即决定晚上去逛夜市,至于剿匪前的准备什么的,通通甩给赵津了。
“霁州的夜市可真热闹啊。”赵锦润又换了一身衣裳,身边跟着一个小伺,往那一站,正所谓“玉树临风”。
唐三却好奇另一件事:“你到底有几件粉色的衣裳?”
他也看过赵锦润穿浅鹅黄,穿淡青和湖蓝,但看得最多的还是粉色,深粉色、浅粉色、桃粉色、玫粉色,没一件重样的,最绝的是赵锦润穿这个颜色的衣服一点儿不难看,一双招人的桃花眼秋波暗送,加上他时刻挂在嘴边的浅浅笑意,姑娘被他看一眼,马上就红了脸。
“也就几十件吧,我也不清楚。唐哥,我穿粉色,不好看吗?”赵锦润想起来,京城里爱穿粉的人很多,但公子哥却只有他一个,原先觉得自己很特殊,现在却觉得不够有男子气。
眼前的这一对璧人——谢允穿的墨色劲装,虽然坐着轮椅,但周身的气度却没有被削弱,那张玉面仿佛刀琢斧凿而成,周遭明明暗暗的光影加深了线条的锐利,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即。而唐三是一身银蓝的长袍,孔雀绿的腰带勾勒出盈盈一握的腰身,衣裳上没有太多花纹装饰,但沿着领口缝制的红梅确实别出心裁。谢允像墨,唐三就是承载墨的白纸,夜市光影使他的轮廓更柔和,像把月华披在了身上,不小心一错眼,还以为这位双儿会发光。
他们站在一起,是那么合适,本来赵锦润只是眼红谢允的劲装,不知不觉就盯着两人的脸洗眼睛了。
“你穿粉色挺好看的,合适。你应该是大元国最适合穿匪粉色的人了。”
唐三回答着赵锦润的问题,忽然灵光一闪,那个徐菱更青睐谢允、而不是赵锦润,不会是因为赵锦润穿粉色比她还好看吧?
眼里闪过笑意,唐三没有再夸,怕某某闷声喝醋的醋神又偷偷酸,但即使只得了一句赞扬,赵锦润也高兴不已,恨不得把唐三看上的东西都送给他。
“唐哥,这个点心不错,你尝尝!”
“唐哥,这种钿花的花样京城很少见呢,你贴钿花么?”
“唐哥!你喜欢这个金鱼灯吗?我送给你啊!”
谢允早就忍无可忍,“我的夫郎我自己送!”
“啊?”赵锦润终于发现谢允的黑脸。
“弟弟,你太亮啦。”唐三笑话赵锦润,也没忘记哄一哄自家的大醋缸,“谢允,你给我买,我要那个锦鲤的。”
一直郁闷不能给唐三买买买的程锋终于能掏出他的钱袋子,买下唐三心怡的锦鲤灯赠予唐三。说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儿八经的约会。
唐三接过锦鲤灯,拿在手里把玩。这纸灯做得很巧妙,里头用竹枝撑起了一条鱼的造型,鱼头、鱼身和鱼尾两边断开、上下连结,于是摇一摇手,锦鲤灯也跟着左右摇摆,鱼头鱼尾动起来,竟像真的在游一样。
唐三兴致勃勃地玩了好一会儿,才有些脸红地放下锦鲤灯。他好歹一把年纪了,居然真的像个小孩子似的……在大溪村做孩子王时没有不好意思,这会儿突然因为一盏纸灯害羞了。
“不喜欢吗?”谢允拉着唐三的手问。整条街上,整个府城,整治放眼整个元国,都没有像他们这样当街拉着手走路的。
唐三却不觉得奇怪,捏捏谢允的手掌,“很喜欢呀。”
他一个含羞带嗔的眼神,勾得谢允的嘴角就没放下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