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尘世混沌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双男主  玄幻 

平淡的一天

尘世混沌

晨色漫进器坊时,张尘正站在门前,指尖摩挲着青岚笛的竹身。这笛子是雾隐山老竹所制,通体温润,笛尾有道细微裂痕,吹奏时总差了半分意境。

“陈老,劳烦给这笛子加几道护灵符。”他将笛子轻放在柜台的绒布上。

柜台后,须发皆白的陈老推了推老花镜,拿起青岚笛端详片刻,指腹敲了敲那道裂痕:“竹器通灵,加护符得用晨露调和朱砂,再引三分自身灵力入符,才护得周全。”

张尘点头应下。陈老取来一方砚台,倒入昨夜收集的荷叶晨露,又捻起朱砂块细细研磨。不多时,砚中朱砂已呈现暗红膏状,泛着淡淡的灵气光泽。他取过一张黄符纸,指尖夹着狼毫笔,目光落在青岚笛上,笔尖悬而未落。

“这笛子……沾过月华?”陈老忽然道

张尘一怔,不知怎么回事。

陈老笑了笑,不再多问,手腕轻转,狼毫笔在符纸上游走如飞。朱砂勾勒出繁复的纹路,时而如流泉绕石,时而似孤鹤掠云,最后一笔落下时,符纸陡然亮起微光,化作一道淡青色的流光,精准地附在笛尾的裂痕上,那道痕迹竟缓缓隐去了。

“成了。”陈老将笛子递还,“护灵符能挡三次重击,寻常磕碰更不在话下。只是这笛子有灵,往后少让它沾血腥才好。”

张尘接过青岚笛,入手竟比先前更添了丝凉意,吹口处似有微风流转。他试着凑到唇边,未及吹奏,便有一缕清越的笛音自竹身溢出,如远山松涛,涤得满室尘埃都似轻了几分。

他谢过陈老,揣好笛子转身出门。天色正好,街角灯笼次第灭下,青岚笛在袖中微微发烫,像是在应和着什么。张尘低头笑了笑,脚步轻快了些——或许今晚,得把那首《清心引·万寂灭》学会了。

*

巷口的青石板还凝着层薄露,千夜站在松窗书舍的木门前。门楣上“松窗书舍”四个字是用淡墨写的,笔锋清瘦,像极了院角那棵歪脖子老松。他轻轻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檐角的铜铃晃了晃,没发出半点声。

书舍里弥漫着旧纸和草木灰的味道。靠窗的矮榻上铺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垫,千夜熟门熟路地走过去,从旁边的书架第三层抽出一函书。函套是暗褐色的,边角磨得有些毛糙,里面是三本线装册子,封面上用蝇头小楷写着《东灵舆地志》。

他盘腿坐上矮榻,借着窗棂透进来的晨光翻开封皮。第一卷讲的是东灵大陆的山川走势,墨画的地形图上,宣振国被用朱笔圈在大陆东南,像片摊开的荷叶。千夜指尖划过宣振国都城“上阳”的位置,那里标注着一行小字:“三水绕郭,七桥连市,户十万,城高三丈有奇”。

翻到第二卷,各地城府的条目密密麻麻。他寻到“清河县”,条目下写着“属宣振国南都道,临浣江,产桑麻,县丞姓柳,善断农事”;再往后是“云漠城”,字迹旁画了个小小的骆驼,注着“地接瀚海,多风沙,民善骑射,城主世袭,掌边关互市”。

晨光慢慢爬过书页,照在千夜的手背上。他看得入神,连书舍主人端着茶盏进来都没察觉。“又是看这些?”老者把茶放在矮榻边的小几上,声音轻得像风拂过松针。

千夜抬头笑了笑,指着宣振国西北的“雾隐关”问:“先生,这里真的常年有雾吗?”

老者往他茶杯里续了点热水:“旧年去过一次,关楼隐在雾里,听说雾里藏着巡逻的玄甲兵,三步一岗,连鸟都飞不过去。”

千夜低头看向书页上“雾隐关”三个字,指尖在那处轻轻点了点。晨光穿过窗格,在字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仿佛真有雾气从纸页里漫了出来,裹着关隘的风声,悄悄漫进了这方松窗下的晨光里。

千夜指尖继续滑动,在宣振国中部找到了“大联城”的条目。墨迹稍显浓黑,像是后来补录上去的,旁边画着几道交错的水纹。

“大联城,跨青、白二水,以十二座石桥相连,故名‘联城’。”他轻声念着,目光落在注解上,“城中多商贾,夜市达旦,有‘小上阳’之称。其西市专售异邦货,从瀚海的香料到南疆的珠贝,皆可寻得。”

书页间还夹着半张泛黄的笺纸,是手绘的大联城草图,有人用红笔圈出了“月桥”的位置,旁注:“每月望夜,桥身覆月华,似有玉色流淌,相传曾有仙人在此对弈。”

“这倒有趣。”千夜摩挲着那张草图,想起曾听行商说过,大联城的商贩最会讨价,三言两语间就能把寻常物件说得天花乱坠,“十二座桥……走起来怕是要迷路。”

老者端着茶壶正要转身,闻言回头笑了笑:“迷不了。每座桥的栏杆都刻着不同花纹,青水畔的刻莲花,白水畔的刻游鱼,本地人闭着眼都能摸回家。”

千夜再看那条目,果然在末尾补了句:“桥栏刻纹各殊,识纹便知方位。”他忍不住弯了弯嘴角,将书页轻轻合上少许,晨光恰好落在“大联城”三个字上,仿佛能透过纸页,望见那十二座石桥在两水间舒展,桥上人影往来,叫卖声混着流水声,漫过一页页泛黄的纸。

上一章 青岚紫渊 尘世混沌最新章节 下一章 九灵域谢家有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