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家老太太松口之后,环清月三人满心欢喜地回到府邸,只觉连府中的空气都轻快了几分。然而,他们深知,老太太的一句“且容我回去细细思量”,并不意味着新学之路就此一马平川,前方等待他们的,仍是重重挑战。
环清月一回房,便迫不及待地翻开那些新学书籍,仔细研读起来,边读边在册子上记录着心得与日后推行新学的计划要点,她深知知识才是开启变革之门的钥匙。何艺曦也没闲着,她开始联络城中那些有志于革新的年轻学子,分享环家的新动态,试图凝聚起更广泛的力量,共同为新学的推广摇旗呐喊。环宇轩则一头扎进家族生意里,他按照新学中的商业理念,重新梳理账目、规划作坊的生产流程,准备用实打实的成效向家族证明新学的实用价值。
几日过去,老太太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环家研习新学的子弟们渐渐有些按捺不住,私下里议论纷纷,担忧老太太是否改变了主意。正在众人焦虑之时,老太太身边的贴身丫鬟前来传唤环清月三人。
三人匆匆赶到正厅,只见厅内除了老太太,还坐着几位平日里颇为严肃、掌管家族诸多事务的长辈。老太太神色平静,抬手示意三人坐下,开口道:“这几日,我与诸位长辈商讨了你们提及的新学之事,虽说祖宗规矩不可轻易废弛,但时代不同了,家族若想长盛不衰,确实得有些新法子。”环清月三人闻言,心中一喜,互相交换了个欣喜的眼神。
老太太顿了顿,接着说:“只是,这新学究竟该如何在环家落地生根,还得细细谋划。我听闻你们在府里弄了个研习社,专研这些洋学问,今日便叫你们来,把想法说来听听。”环清月忙起身,将之前准备好的关于研习社的规划、课程设置以及未来展望一一道来,言辞间满是热忱与坚定。何艺曦适时补充,提及研习社已经取得的一些小成果,如自制简易科学器具等,引得在座长辈微微点头。
环宇轩见状,趁热打铁地说:“祖母,诸位长辈,新学不仅能启迪心智,还能实实在在地助力家族产业。就拿咱们家的纺织作坊来说,若引入西方的机械纺织技术,产量和质量必能大幅提升,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说着,他拿出一份详细的对比图表,上面清晰地罗列着传统纺织与机械纺织的数据差异。
长辈们传阅着图表,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良久,一位德高望重的叔父开口道:“这些想法听起来是不错,可这推行起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小,万一失败,如何是好?”环清月忙回应:“叔父,变革之路固然有风险,但不尝试,家族只会在原地踏步,被时代淘汰。我们已有周全的准备,前期可以小范围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尽量降低风险。”
老太太沉思片刻,最终拍板:“既如此,就依你们所言,先在研习社试点推行新学,所需资源,家族会酌情支持。但你们也要记住,若有差池,莫要怪我老婆子翻脸不认人。”
三人忙跪地谢恩,领命而去。回到研习社,众人欢呼雀跃,消息迅速传遍环家上下。此后,研习社愈发蓬勃发展,不仅课程日益丰富,还吸引了更多外姓学子慕名而来。环清月三人深知,他们肩负着家族兴衰的重任,每一步都需走得坚实有力。在他们的努力下,环家如同破晓时分的曙光,渐渐挣脱封建旧俗的束缚,向着新时代大步迈进,而他们也将在这条荆棘满途的新路上,持续书写属于环家的奋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