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朱材,朱平,朱勒回家吃饭,发现餐桌上每人多了久违的一整碗大米饭,而且居然还有炒猪肉在桌上。
所有人一时间都有些恍惚,感觉自己在做梦,朱材更是咬了一下嘴唇,发现嘴是痛的,这才惊觉这不是梦,于是赶忙坐到了位置上。
这时朱平和朱勒也后知后觉的坐到位置上,依旧是母亲说:
“孩子们,开饭了。”
于是大家都开始吃起来了,直到饭菜入嘴,那喷香的米饭和那好吃的猪肉在嘴里咀嚼,大家这才相信这是真的。
于是朱平开心的说道:
“母亲这是怎么回事?咱们家啥时候吃得起这些了?是有啥好事吗?”
梅琳似乎失去了之前的开心,心情有些复杂的说道:
“是你姐姐要嫁人了,姐夫送来的彩礼。”
朱平也有些高兴,因为姐夫能送来这些东西家境肯定不错,姐姐没准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但朱平还是有些好奇的问:
“母亲!母亲!姐夫是哪家的公子?”
梅琳看着儿子期盼和高兴的表情,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但是纸包不住火,孩子们迟早都会知道是谁的,于是有些严肃的说道:
“是隔壁村刘财主的儿子刘钱。”
朱平一下子愣住了,有些不敢相信,老二朱材的表情也是一样。
很快朱平就回过神来,有些愤恨的说道:
“母亲,你知不知道刘钱活不久了?而且姐姐嫁过去生死难料呀!”
尽管朱平只有九岁,但是该懂的他基本都懂,经历过两个姊妹的饿死,他也大概知道什么是死亡。
他老早就知道当地冲喜的习俗,新娘如果嫁过去丈夫康复皆大欢喜,如果新娘嫁过去丈夫死亡,那么新娘可是要陪葬的。
他实在无法接受眼睁睁看着对自己极好的姐姐去做那生死难料的冲喜新娘。
这时母亲也停下来碗筷,有些不悦的说道:
“你就不能盼着点你姐姐好,没准她嫁过去,新郎的病就好了,更何况你们现在碗里吃的就是你姐姐的彩礼。”
朱平还是不甘心,还是冒着惹怒母亲的情况下说:
“这村里都传遍了,刘钱活不过三个月!姐姐要真嫁过去冲喜,那还有活路呀!”
说着说着朱平跑到姐姐朱梅旁边抱着她,说着:
“阿姊,你可千万不能嫁过去呀!这饭我不吃就是了。”
朱梅一下子也抱紧了这个从小疼爱的弟弟,一味不语。
这时母亲看不下去了,对着朱平说道:
“你知不知道有了你姐姐的彩礼,咱们就能赎回你父亲,而且这彩礼我已经用了,已经退不了婚了。”
这时朱梅也开口道:
“四弟,姐姐一直是个有福的人,没准嫁过去刘钱的病就好了,姐姐以后就能在刘府吃香喝辣,还能帮称点家里。你要相信姐姐。”
梅琳在一旁听着,仿佛是说给自己听,又仿佛是希望自己安心的说:
“就是,就是。”
朱平看着母亲的无情,听着姐姐的宽慰,只觉得自己无用,还是愤恨的说:
“母亲,你不能这样对姐姐,您这是卖女儿,父亲知道了也不会原谅您的。”
说着梅琳终究还是动手打了朱平一耳光。朱平挨了这一耳光,一时间气急又加上伤心难过,于是头也不回的跑出了家。
母亲梅琳看着他跑出去,立马叫老二朱材去把他追回来,担心他晚上乱跑遇上才狼虎豹有危险。
朱材在树林口追到了朱平,看着朱平一脸伤心委屈的模样,开口道:
“老四,别这样,多为母亲考虑考虑,父亲被抓,再加上家里一点粮食都没有了,母亲也是为了咱们才答应这门婚事的。”
朱平看着朱材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你忘记姐姐对我们的好了吗?她从小把我们照顾长大,我们却要用她的命换取食物,这么做对不起姐姐,更对不起她对我们的好。”
朱材也很伤心的说道:
“你以为我就不伤心吗?可你也要看看家里的情况呀,再这样下去,大家都得饿死。”
说着说着朱材也不争气的哭了。
朱平看着哥哥哭了,内心也充满了无奈,他不懂大道理,但朱平知道家里所有人都欠姐姐的,是姐姐用自己的命去冲喜换来的家里的饱饭和即将赎出来的父亲。
两人在野外哭了许久,但还是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回到了家里。
朱平也知道一切已经无法改变,他开始祈祷刘钱的病能好。
梅琳看着两兄弟平安回来,心里的大石头也总算放下了。
夜里朱平一直在想着姐姐的事,他十分担心和害怕姐姐嫁过去结果刘钱还是死了,姐姐被迫陪葬。
于是朱平就在心里默默祈祷,并且开始向老天祈愿,愿意把自己十年的寿命让给刘钱,只希望姐姐平平安安。
朱平直到自己许完愿,才稍稍安心的睡过去。
第二天一早,姐姐就开始梳洗打扮,换上红色的喜服,盖上红盖头。
家里也难得的贴上红色的喜字,一切是那么喜庆,一家人的内心却都在默默祈祷着朱梅平安。
朱梅嫁进刘家的第二天,梅琳就利用刘府给的彩礼,到户长哪里交了税和粮食。
朱父这两天都在干苦役,身体比前两天更瘦了,他一出来见到梅琳,就很好奇梅琳是哪里来的钱和粮食把自己赎出来的。
一路上问梅琳,但是梅琳一直扯开话题,直到朱父回到家里,发现大家都不在,就问梅琳。
“孩子们,怎么都不在?”
“老二去铁匠铺做学徒了,老四和老五去挖野菜了。”
朱父一下子就听出少了一个人,那边是老大朱梅,于是问道:
“老大呢?老大干什么去了。”
梅琳也知道瞒不住,于是万般纠结下说:
“老大嫁人了,就是用老大出嫁的彩礼把你赎出来的。”
朱父一下子很高兴,和之前朱平想的一样,觉得老大嫁的人家里条件不错,以后老大在那个家用不着饿肚子了。
于是朱父十分高兴的问道:
“是哪家的好儿郎,这么有福气娶了我们家老大?”
事到如今梅琳也没什么好瞒的了,骂也好打也好,丈夫迟早要知道真相,于是有些认命说道
“隔壁刘财主家的儿子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