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有涉个头的正啊!!!算了,我改了,大家谨记,那不是错别字就行🙂
——————————————————
宋走后,是元接走了瓷,但元对祂并不算好,甚至有些厌恶。元施行歧·视策略,把人们分成四等,在经济政策,法·律等方面,这四等人是不平等的,这种政策在多m族郭家的实行必然是错误到极点的。加之元末统·治·腐·败,社h发生动荡,使得元成为了和秦一样的短命王朝。
瓷瘦了很多,蜷缩在角落,乍一眼看去像是个套了衣服的用黄柴拼起来的小人。祂仍躲在桌下,等待开门的人。
这次的来人很谨慎。先是有两个手下猛的推开门。拿着寒光闪闪的刀一左一右站开,然后那人才缓缓走进来,慢悠悠的问。
"你在这里吧?"
瓷顿了顿,听出那人说的是中原腔调,而非其他民族的语言,于是才主动爬出来回应
"我在"
那人长着一张冷峻的脸,见瓷主动出来,才扯出一个很淡而且略显僵硬的笑,道"我叫明,你就是瓷吧,从今往后,你就跟着我了。"
明的控制欲很强,甚至到了有些病态的地步。祂为了监视官民,专门设立了由自己直接指挥的锦衣卫,负责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祂又成立了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明的耳目和爪牙。
瓷总能感觉到有人在暗处窥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但祂对此无可奈何。明在这方面的独断专横是祂无法理解的固执。
明提倡z孔崇儒,推行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的八股文作为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
"也许我们应该让考生有些自我发挥的空间?"瓷为难的看着手上的卷子,那些文章都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思想,似乎只是简单的将四·书·五·经的内容背诵下来,再抄上去。祂实在不明白这有何意义。
"不需要"明冷淡地回绝"我不希望见到不尊儒学的人出现"
瓷明白过来,明不愿让人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这样更好管控,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学来管控人们,更是能将人们反抗的概率降到最低,至于思想禁锢什么的,祂不在乎,祂在乎的是如果不让任何人生出异心。
成为旨意的顺从者,才是明想要看到的。
明在外交方面倒是相当积极,祂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自己在郭外的地位和威望"示国富强"同时也用本·郭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瓷有个相熟的太监,叫福宝,特别崇拜郑·和,成天在祂耳边跟传教似的把三宝的故事翻来覆去的讲。
"三宝前辈真的超厉害的!七次下西洋啊!还让榜葛刺进献来了麒麟*…"
"够了!够了!你今天已经讲这事讲800回了!"
"哎呀,可是真的很厉害嘛!"
瓷敷衍的点头"是了,是了,三宝最厉害了"
外交上虽有友好的往来,但也有一些令人烦忧的事情,明通治的中后期,因郭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开始来到东南沿海抢劫,私贸。他们与海盗奸商勾结,无恶不作,杀害居民,抢劫钱财,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当时称"倭·患"
在倭·寇最猖獗的之时,明派出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瓷也跟着去了,是个夏季的阴雨天,刚下完雨后的东南的湿气简直要渗进骨髓,祂甚至觉得这一切都黏糊糊的,难受的紧,看见那群无恶不作的倭人,祂更是心头火起,差点拎着刀就冲上去,幸好被身旁的战友眼疾手快的拉住。
"哎!你这小孩儿!要服从命令!"
瓷咬了咬后槽牙,十分不甘的往后退了半步。
那不是祂第一次见到倭·人,在唐时,他们曾来过,不过那时是来学习。而如今,他们穿着与唐尤为相似的服装,说着叽里咕噜的话,手里还举着所谓的"武士刀"
看着让人生厌。
真刀实枪的碰起来最容易冲垮人的理智,瓷手上紧握着唐刀,冲杀在最前线,
一脚踹飞一个,回身又刺中另一人的心窝,有人提着武士刀朝祂砍来,祂用唐刀格挡。顺势攻那人下三路,一个蹬踹踹的那人跪倒在地,然后唐刀收割他的头颅的动作就水到渠成了。
瓷完全杀红了眼。几次差点被捅中心窝都浑不在意,以至于乱战结束,祂的肾上腺素慢慢回落才后知后觉的感到疼痛,低下头一看发现自己的血都滴了满地。
"你这可真是不要命的打法!"帮祂包扎的是个老兵,大家都叫他王叔,年纪挺大了,平时都在干些杂七杂八的活儿,在营里到处跑,所以瓷也认识他,他一边扎一边碎碎念"这么急着投胎呢?肋骨连断了三根还一声不吭",说完还坏心眼的用力打了个结。
"啊,痛痛痛!叔,你下手轻点儿!"
"现在知道痛了?早干嘛去了?"王叔一脸冷酷的丢下一瓶药"记得按时换药,感染会死人的。"
瓷忙不迭的点头应是。
戚继光带领着戚家j在台州九站九捷,歼灭人数上万,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j地区的倭·患,后又转站广 东,福 建先后消灭两地的倭·寇。
瓷跟着大部队东奔西跑,晒黑了不少,却显得很精神,看着仓皇而逃的矮人们,脸上浮现了这几个月来最真诚的一个笑。
王叔走来搭住祂的肩,豪迈的笑起来,"可算是把这群矮瓜打跑了,咱们喝酒去啊?"
"好!"
明那会儿兴起了小说,瓷战场回来后每天看的不亦乐乎,连带着福宝也跟着看,只是两人常常因为现今流行的哪本小说最好看而吵起来。
每当福宝说"《三国演义》最好看!"
若瓷在旁边,祂必然要大声反驳"《西游记》才是最好看的!"
明要是路过,定会不轻不重的砸下一句"瓷,你的日课写完了吗?"
然后两个人就不说话了,明也施施然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明统治未年付败愈加严重,郭家才正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j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支,1644年,他在西安建立了正·权,国号大顺,紧接着,他挥师北上,直达北·京。同年四月,百万大军在他的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宫。
"皇宫快被攻破了,怎么办?"
外头是宫女太监们焦急的声音,隐约还能听见几声哭嚎。
明脸色如常,手却在颤抖。
祂将白凌系好,登走了脚下踩着的凳子,窒息感瞬间包裹住祂,祂无意识的乱登,像垂死挣扎的鱼,一定很丑,祂想。
其实《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挺好看的。
瓷愣住了。
"明…自缢了?"
福宝咬着牙,死死憋住欲夺眶而出的泪"是"
"…"
外面,李的军·队已经攻破了紫禁城的城门,厮杀声由远及近的蔓延过来。
瓷仍像一只失了灵魂的娃娃,福宝最后看了一眼祂,用手一抹眼泪,拿起身旁的木棍子。正欲走出去,却被瓷叫住。
"你要去哪里?"
福宝对祂展颜一笑"我要去和他们决一死战"
"能不能不去?"
"不能"
福宝把门关上,偏僻的院子里又只剩下阴暗。
瓷知道,福宝非去不可的,他是明教出来的孩子,他的骨头是钢硬的,是踩不弯也踩不折的。
瓷好想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可是现在的情形下,祂最好保持绝对的冷静以面对接下来走进来的领朝。
祂把脸埋在手掌中,深深的吸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