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的一缕分魂转世为人族,成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而作为兄妹的女娲,自然不愿与此生缘分断绝,于是也以分魂转世的方式追随而来。伏羲此番转世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引领人族统御万族,凝聚人道意志,使人类之道得以壮大,从而完成“人道统天”的伟大宏愿。若人族能达到这般高度,方能推动整个洪荒的飞升。洪荒的整体意志需如同编织绳索般聚集成一股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将目光投向无边无际的混沌之海。格局应放眼于外,而非拘泥内耗。内部争斗纵然频繁,不过是小道罢了。倘若能将这些内耗转化为向外探索混沌的动力,那洪荒必将迎来更迅猛的发展。随着吞并或降服更多的世界、附属位面,甚至是下界,洪荒法则会愈加完善,其进化速度亦会倍增。当洪荒变得愈发强盛时,其中生灵同样会随之受益。到那时,洪荒不再被量劫所困扰,取而代之的是对外征伐的目标与进取的雄心。
伏羲的分魂转世而来,修炼速度堪称惊艳。他以肉身主修武道,心灵浸润儒道,而境界则依托于仙道祭道体系。凭借仙道祭道体系本身的高效修行路径,再加上他在十几岁时便已坐上人族共主之位,更兼有人族气运的浩瀚加持,其修炼速度更是突飞猛进。至百岁之时,伏羲于仙道祭道体系中已然达到了人道绝巅大帝的层次;武道一途也攀至武帝巅峰,儒道亦迈入儒士之境。此时的他,已只差一步便可踏入仙境。然而,伏羲并未因此止步。在接下来的一千年里,他的仙道祭道体系历经九次涅槃,最终抵达红尘仙极巅,渡过了恐怖的仙王大劫,成就无上威能。与此同时,他的儒道修为臻至大儒之境,武道更是登临武神领域。至此,他已成为一位集仙王、大儒与武神于一身的存在。于是,他开始带领人族征战万族,这不仅是为了履行人皇统御天下的职责,也是为了让人类真正主宰洪荒世界——这是伏羲的人皇大道之路。唯有当伏羲统一洪荒万族时,他的分魂才能彻底完成蜕变,成为真正的“人皇”,晋升至祭道第三步,即混元大罗金仙的境界,从而成就人道圣人之位。届时,伏羲本尊便会主动让出人道圣人之位,因为人道圣位数量有限,不可由同一人占据两席。故而,伏羲本尊将退位,把这一尊贵的位置留给分身所化的人皇伏羲氏,以此延续人道传承的大义。
伏羲分身为了加速破王成帝的进程,开始推行以战养战的策略。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弱小的种族,并未选择赶尽杀绝,而是以强大的威压迫使他们臣服。其中,十一生肖种族被纳入麾下,成为人族的守护兽,与人族的时间历法、农作耕种紧密相连。这十一种族也因此成为了最早臣服于人族的存在。接下来,伏羲的目光落在了龙、凤、麒麟三大先天种族之上。为了成功拉拢这三族,他许下了丰厚的好处。他允诺让三族成为人族的守护圣兽及信仰图腾,借助人族的气运庇护,能够大幅削减三族所背负的业力。而当人族最终成为洪荒的主宰种族之时,其浩瀚的气运甚至可以直接洗清三族的所有业力。这一承诺无疑成了人族拉拢三族的最快途径之一。当然,若想尽快统一洪荒,地道后土一方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其中,镇元子与红云的助力尤为显著。毕竟,镇元子所掌的地神道一脉,主要由草木精灵化成的灵族构成,而灵族对人族的辅助作用极为重要。有了地神道一脉的鼎力相助,伏羲统一百族的速度便大大加快了。
当人族在伏羲的带领下逐渐壮大,统一了中央大陆、东方大陆的北方与南方大陆后,唯一的阻碍便是西方大陆——那片属于罗睺圣人的地盘。罗睺虽为天道圣人,却绝不可能坐视自己的气运被他人窃取。无奈之下,伏羲本尊与女娲本尊亲自前往,与罗睺展开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谈判。事实上,对于罗睺而言,西方大陆究竟由谁统治并非关键,他真正在意的是自身的气运是否会因此受损。而这一点,恰恰是伏羲与女娲能够解决的。他们向罗睺阐明:即便西方大陆归于人族统一,那些修炼罗睺之道的生灵依旧会保持忠诚,他的气运也绝不会遭到掠夺。不仅如此,若罗睺愿意助人族完成统一进程,他还能分得一部分人道气运。这对于双方而言,无疑是一场双赢的合作。罗睺虽然身为天道圣人,但也并非冥顽不灵之人。他对伏羲与女娲素无恶感,甚至曾因两人相助而心存感激。况且,除却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对立理念外,他们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冲突矛盾。只要未触及自己的根本利益,罗睺从来都是通情达理的。于是,在权衡利弊后,他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答应合作。这样一来,伏羲与女娲顺利铺平了通往统一的最后一段道路,而罗睺也为自己赢得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