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将净化后的天道本源重新注入人间大宇宙,这片天地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补充。随着世界等级飞速攀升,疆域也在急剧延展。更重要的是,当世界进化至寰宇大千的层级时,属于自己的天界也随之孕育而成。曾经满目疮痍的九重天界,在此次提升后,已恢复到完整的形态。然而,要使九重天界重现昔日的繁华盛景,仍需依赖人间众生的共同努力。与此同时,地下的幽冥大世界正悄然成形,那是地道的核心所在,也是六道轮回的根基。自此以后,玄黄大千世界的结构终于趋于完整——上承天界,下启幽冥。人间天庭亦因这一变化做出决定:三天帝选择飞升至新的天界,而人间大宇宙则交由那些尚未步入仙途的后备力量继续守护。伴随着宇宙体系的逐步完善,修炼之道也愈加明晰。在“大帝”之后,一个全新的境界序列被确立下来:真仙、仙王、准仙帝(太乙)、仙帝(大罗)、极道仙帝(准圣),最终抵达祭道之境。而祭道又分为三重:人道(混元大罗金仙五重天)、地道(混元大罗金仙九重天),以及至高的天道(天道一至三重天)。每一个阶段都如同星辰般熠熠生辉,映照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凡是修至真仙境界者,皆需飞升天界。天庭坐落于九重天之上,其浩瀚与广袤无边,每一重天都相当于一个顶级的大千世界,而每一层的划分亦依循修为等级层层递进。九重天乃是至尊之地,唯有仙帝以及超越仙帝的存在方可栖居;再往下,则是八重天的准仙帝、七重天的帝光仙王;六重天的仙王巨头,五重天的绝顶仙王,四重天的普通仙王,三重天的准仙王。至于第一和第二重天,则多为初入真仙至真仙巅峰的修士所居。 伴随幽冥界的逐渐完善,进入六道轮回的生灵亦日益增多。若有曾为宇宙大业作出贡献者,依据其功绩大小,或留于幽冥界担任地府鬼神判官,或被天界接引而去。更有甚者,若愿求轮回转世至富贵人家,甚至直接投生天界,亦非全然不可。然而,那些背负深重业力的存在,自是难逃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命运。尽管地道的六道轮回已然现世,但地府之主与诸多职位尚待填补,毕竟天帝叶凡尚未归来。待叶凡回归之日,他将成为地道的代言人,执掌六道轮回,而荒天帝亦将化身真正的天道代言者,共掌乾坤,定鼎苍穹。
这个世界,若想晋升至完美级别的大千世界,在这混沌区域中恐怕难如登天。毕竟,这片混沌区域位于混沌之海的边缘地带,资源本就匮乏。回溯到开天时期,这里的资源曾丰饶无比,如今却已面目全非。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无非是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恐怖的量劫,每一次都让世界的等级不断被削弱。在开天时期,这个世界的等级其实并不逊色于洪荒开天之时的辉煌。甚至可以说,那时的它已达到了半步永恒真界的惊人高度。然而,正是因为那场试图晋升永恒真界的浩劫,这个世界的命运被彻底改写。那是一场外敌入侵带来的毁灭性危机——混沌区域之外的力量蜂拥而至,将这场晋升搅得支离破碎。世界不仅未能成功晋升,反而遭受重创,从原本的半步永恒真界直接跌落至完美世界的层次。更糟糕的是,这场劫难并没有到此结束。随后的多次量劫接连爆发,外来残留势力趁虚而入,如同狂风推波助澜般一次次收割这个世界本就微弱的生命力。最终,它的等级一降再降,沦为了一个普通的大千世界。而那些因劫难解体的其他世界,则根本没有机会留存,它们的残骸化作界海祭海的一部分,成为无数个被收割后的碎片拼凑而成的存在。这些历史,像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疤,深深烙印在这个世界的核心之中。
伏羲所言,这世界达到寰宇大千世界的巅峰已是极限,并非虚妄之辞,而是冰冷的现实。曾经,那半步永恒的真界,其大部分本源惨遭掠夺,留下的唯有满目疮痍的界海与祭海,那是一片被榨干生机、破碎不堪的废墟。欲使世界等级重返昔日辉煌,需令界海与祭海中的世界本源回归,重新融入世界自身。然而,这也仅是理论上的可能罢了,如今这片混沌区域内的本源资源几近枯竭,世界若想存续,摆在面前的仅有两条道路:要么冲破这片混沌宇宙的束缚,将整个世界迁徙至其他混沌区域;要么留在此地,伴随着时光流逝,被慢慢湮灭。 伏羲将这个残酷的真相告知众生,并让他们做出抉择——是留守这片混沌,还是追随自己离开。然而,真正能拍板定夺的,唯有等待荒叶二帝的归来。可他们若要回归,世界等级必须突破至完美世界,但如今寰宇大千世界的巅峰已然是极限,混沌区域的资源已然耗尽,眼下的局面,着实棘手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