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备与陈宫目睹吕伯奢一家惨遭董卓屠戮,心中悲恸与愤怒交织。刘备回到暂居之地,久久无法释怀,那血腥的场景始终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深知,若不尽快铲除董卓这等奸佞,天下百姓将永无宁日,更多的无辜之人会像吕伯奢一家般惨遭毒手。
于是,刘备奋笔疾书,写下一篇义檄。檄文之中,痛斥董卓祸乱朝纲、弑君废立、残害忠良、屠害百姓的种种滔天罪行,言辞恳切,字字泣血,呼吁天下英雄豪杰,共举义旗,讨伐董卓,还天下一个太平,复汉室之荣光。写罢,刘备命人将义檄送往各地,一时间,这檄文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天下有志之士心中的怒火。
且说曹操,此时正在家乡谯县。曹操,字孟德,乃一代枭雄,素有壮志。他得知刘备所写义檄,又听闻吕伯奢一家的悲惨遭遇,不禁拍案而起,怒声骂道:“董卓这恶贼,实在是天理难容!我曹操怎能坐视不管!”当下,曹操便四处联络各方豪杰,邀约他们一同起兵讨董。
袁绍,字本初,出身名门望族,四世三公,在当时颇具威望。他收到曹操的邀约后,心中亦是愤慨不已。袁绍心想,这正是自己建功立业、重振袁家威名的好机会,于是欣然应允,并凭借自己的人脉,召集了众多诸侯。
短短数日,曹操、袁绍便邀约了十八路诸侯,其中有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等,各路诸侯皆率领着自己的精锐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酸枣集结。
关羽在刘备发出义檄后,便与张飞、岳飞、周仓日夜兼程赶来。一路上,张飞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赶路:“大哥在前方等着我们,咱们得快点,好去会会那董卓,为吕伯奢一家报仇!”关羽则沉稳地安抚道:“三弟莫急,我们日夜兼程,定能早日与大哥会合。”
岳飞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此次讨伐董卓,乃是正义之举,定能得到天下人的支持。我等定要全力以赴,助刘将军成就大业。”周仓在一旁用力点头:“俺听各位将军的,只要能杀贼,俺周仓万死不辞!”
终于,关羽一行人赶到了酸枣。此时,各路诸侯已经陆续抵达,营帐连绵不绝,军旗招展,人喊马嘶,好不热闹。关羽等人来到刘备的营帐前,刘备听闻他们到来,急忙出帐相迎。兄弟相见,分外激动,刘备紧紧握住关羽和张飞的手,眼中满是欣慰:“二弟、三弟,你们可算来了!”
张飞大声说道:“大哥,俺们来晚了!那董卓害得吕伯奢一家好惨,俺们定要杀了他,为他们报仇!”关羽也拱手道:“大哥,我等愿听你号令,与董卓决一死战!”
刘备又看向岳飞和周仓,说道:“岳壮士、周将军,一路辛苦了。此次讨伐董卓,还需仰仗二位的勇猛和智谋。”岳飞和周仓连忙行礼,表示愿为讨伐董卓竭尽全力。
随后,刘备带着关羽等人来到诸侯大帐。此时,大帐内各路诸侯齐聚,正商议着如何进兵讨伐董卓。曹操见刘备到来,起身相迎:“玄德公,你这义檄写得好啊!振聋发聩,激起了天下人的义愤。如今各路诸侯已到,正是我们齐心协力,共讨董贼的时候了!”
刘备拱手道:“曹兄过奖了。此次能召集各路英雄,全赖曹兄和袁公的努力。刘备不才,愿听从诸位的安排,为讨伐董卓效犬马之劳。”
袁绍站起身来,扫视众人,大声说道:“如今我们十八路诸侯在此,兵强马壮,还怕那董卓不成?只是我们需选出一位盟主,以便统一指挥。”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有的推举袁绍,有的推举曹操。袁绍心中暗喜,他自恃出身名门,实力雄厚,这盟主之位非他莫属。而曹操则认为,论智谋和谋略,自己当仁不让。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刘备站起身来,说道:“诸位,依刘备之见,袁公四世三公,威名远扬,且此次召集诸侯,袁公出力甚多,盟主之位,袁公当之无愧。”众人听了,觉得刘备所言有理,纷纷表示赞同。
袁绍见此,心中十分得意,他站起身来,意气风发地说道:“既然诸位如此信任我,我袁绍定当不负众望,带领大家讨伐董卓,为汉室除害!”
于是,袁绍被推举为十八路诸侯盟主。他当即下令,各路诸侯整顿兵马,准备向洛阳进发,讨伐董卓。一时间,士气大振,众人皆摩拳擦掌,准备与董卓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赞诗
玄德义檄震乾坤,孟德邀约聚义魂。
关羽张飞齐赴难,岳飞周仓共图存。
诸侯并起雄心壮,盟主初推气势浑。
且看雄师驱贼日,山河重整颂君恩。
欲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战,究竟战况如何,刘备等人又将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