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西疆战场上,虽凭借巧妙的战术和对羌人内部矛盾的利用,暂时压制住了西羌王彻里吉的反叛势力,但他深知,羌人兵力仍在,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战火随时可能重燃。思索再三,赵云决定向镇守南方的护南公孟获求助。
他当即提笔,飞书一封送往南方,详细阐述了西疆的严峻局势,恳切请求孟获凭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和威望,提供应对之策,最好能施以援手。信中言辞真挚,满是对西疆百姓的担忧和对蜀汉边疆安稳的急切期盼。
孟获收到赵云的书信后,不敢耽搁,立刻召集智囊团商议。众人围坐一堂,气氛凝重。孟获反复研读信件,眉头紧锁,片刻后,他缓缓说道:“西疆之乱,关乎蜀汉安危,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
谋士进言:“公,南中事务繁杂,若抽调兵力前往西疆,恐影响本地稳定。”孟获摆了摆手,目光坚定:“我意并非出兵,而是出计。羌人与南人虽地域不同,但性情豪爽,本质相近。只要让他们心服口服,便会像南人一样,永不再反。”
说罢,孟获亲自提笔回书。他在信中写道:“赵将军,羌人与我南人一样,皆为性情中人,豪爽仗义。他们重情义、讲诚信,只要以真心相待,展现我蜀汉的仁德与实力,让他们心服口服,便会永为蜀汉藩篱,不再反叛。”
“将军可在战场之外,多与羌人首领沟通交流,向他们展示蜀汉先进的农耕技术、精美的手工艺品,让他们知晓归附蜀汉后,生活能得到极大改善。再者,邀请羌人中有威望者参观蜀汉繁华之地,亲身感受我朝的昌盛,如此,他们自会权衡利弊,放弃反叛之心。”
赵云收到孟获的回书后,反复研读,心中豁然开朗。他按照孟获的建议,一方面在战场上继续保持军事压力,让彻里吉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派出使者携带礼物和精通农耕、工艺的工匠,深入羌人部落。
使者们与羌人首领促膝长谈,展示蜀汉的诚意;工匠们则现场演示先进技术,引得羌人百姓围观赞叹。赵云还特意挑选了几位羌人部落的年轻勇士,邀请他们前往成都,参观蜀汉的都城。
年轻勇士们在成都看到繁华的街市、宏伟的宫殿,惊叹不已。回到部落之后,他们将所见所闻分享给族人,羌人部落中对蜀汉的敌意逐渐消散。西羌王彻里吉见此情景,孤立无援,反叛之心也开始动摇。
西疆局势能否就此彻底平定?蜀汉边疆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且听下回分解。
赞诗
赵云飞书向西南,孟获回笺解疑难。
同是蛮夷心相近,皆因德义志思安。
恩威并济羌人服,谋略兼施边境安。
且看风云多变幻,再观蜀汉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