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苏然的身份秘密后,陈梓橦有意的疏远苏然,之前两个经历不想在重演 ,便安安分分的一心用在学习上。最近和吴晗走的倒是挺近,一下课或者吴焓一有空闲,便被陈梓橦缠着问题。
物理竞赛即将来临, 陈梓潼奋笔疾书,把最后一道大题的答案誊到答题纸上时,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落进物理实验室。吴焓的保温杯里飘出茉莉花茶的香气,他正在整理投影仪下的实验器材,金属支架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这道电路题的解法很巧妙。"吴焓忽然开口,惊得陈梓潼差点把钢笔摔在地上。他指节敲了敲草稿纸上的电路图,"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来简化计算,比标准答案的解法快三分钟。"
陈梓潼的耳尖发烫。上周她在器材室发现吴焓的备课本里夹着张便利贴,上面工整地抄着她上周在课堂上提出的解题思路。此刻夕阳把他的白衬衫染成暖金色,让她想起去年冬天,吴焓在晚自习后骑车送她回家时,路灯在他身后拖出的那道细长影子。
"下周竞赛要带的东西都列清单了吗?"吴焓突然从讲台抽屉里摸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备用电池和铅笔。陈梓潼接过时触到他指尖的薄茧,想起他批改作业时总是用红笔在错误处画小叉,力道大得几乎要把纸戳破。
实验室的挂钟指向六点半,走廊传来值日生姜雨桐拖地的声响。陈梓潼收拾书包时,瞥见吴焓教案上的行程表:明早七点的早自习,下午的教师会议,晚上还有竞赛选手的线上答疑。她忽然注意到行程表下方用红笔写着一行小字:"陈梓潼的实验误差分析需重点讲解"。
"老师,我......"她刚开口,吴焓已经把保温杯塞到她手里:"路上喝,别凉了。"玻璃杯壁还留着他掌心的温度,陈梓潼抱着书包跑出教学楼时,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正把吴焓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竞赛前三天,陈梓潼在器材室组装电路时不慎短路。吴焓冲进实验室时,她正对着冒青烟的电流表手足无措。"先切断电源!"他的声音带着少见的严厉,却在检查她是否受伤时放得极轻。
"知道为什么保险丝要选熔点低的材料吗?"他蹲下身整理散落的导线,"因为真正的保护,不是阻挡电流,而是在危险来临时第一个站出来。"陈梓潼看着他额角的汗珠,突然想起父亲住院时,主治医生也是这样蹲在病床前解释病情。
决赛当天清晨,陈梓潼在考场外撞见吴焓。他西装革履的样子让她差点没认出来,平时总沾着粉笔灰的衬衫换成了挺括的藏青色,连眼镜框都擦得锃亮。"别紧张。"他递来薄荷糖,"就当是在实验室做平时的练习题。"
陈梓潼攥着准考证进场时,发现薄荷糖的包装纸上印着吴焓的字迹:"注意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她抬头望向窗外,吴焓正站在梧桐树下,手里还捧着那本翻旧了的《物理奥赛题萃》。
颁奖典礼结束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陈梓潼捧着金奖证书走到校门口,看见吴焓正在给保安大叔讲解电动车的电路故障。他比划着导线走向的样子,和课堂上讲解洛伦兹力时如出一辙。
"老师,这是给您的。"她把证书递过去,吴焓却从西装内袋掏出个小本子,里面夹着她从高一起的所有错题记录。"这才是我要的奖励。"他翻开本子,里面的批注比她的原题还要多,有些页面甚至被反复粘贴过。
回家的公交车上,陈梓潼靠着车窗打盹。迷迷糊糊间,她看见吴焓在讲台上演示单摆实验,金属小球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公式,此刻都化作了记忆里闪烁的星光,永远照亮着某个十六岁少女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