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青春交响
本书标签: 校园  双男主  救赎 

第四十二章 谐波难题

青春交响

清华园艺术与科技中心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陆锦熙抱着笔记本电脑站在门口,仰头望着这座崭新的建筑。今天是他们项目组第一次正式会议,他特意提前半小时到达。

"陆同学?"一个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陆锦熙转身,看见一位扎着高马尾的女生向他伸出手,"我是电子工程系的林小雨,负责声学硬件部分。"

陆锦熙与她握手:"音乐系陆锦熙,负责作曲与声音设计。"

林小雨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啊!你就是路临深的...那个..."她做了个模糊的手势,耳尖微微发红。

陆锦熙忍不住笑了:"对,就是'那个'。"他故意模仿她的语气。

两人走进大楼,电梯里林小雨兴奋地说个不停:"我们系都在传你们的事!物理系高冷学霸和音乐系天才,从高中到斯坦福再到清华,简直是现实版的..."

"现实版的什么?"陆锦熙好奇地问。

"呃..."林小雨突然卡壳,电梯门适时打开,她如蒙大赦般冲出去,"会议室在这边!"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大多是研究生和青年教师。陆锦熙注意到角落里坐着一位陌生男生,黑框眼镜后的眼神锐利如鹰。那人面前摊开的不是笔记本,而是一本《量子场论》。

"那是谁?"陆锦熙小声问林小雨。

"徐谦,物理系新来的访问学者。"林小雨压低声音,"听说是MIT回来的,张院士特别邀请的。"

会议开始后,项目负责人李教授介绍了"量子声学可视化"的基本框架。当提到需要物理系深度配合时,徐谦突然举手。

"恕我直言,"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傲慢,"将量子现象转化为声波是否过于简化?量子态叠加不可能通过经典声波准确表达。"

会议室一时安静。陆锦熙感到一阵不适,这人的语气让他想起斯坦福那位安德森教授。

"这正是我们要突破的难点。"李教授温和地回应,"不是简单的对应转换,而是寻找数学上的同构关系。"

徐谦不以为然地摇头:"没有观测理论支撑的同构只是美学游戏。"

陆锦熙感到一股热血涌上头顶:"请问徐博士听过氢原子光谱转化的音乐吗?"他从电脑里调出路临深帮他修改的那段旋律,"这是严格按照巴尔末系频率比生成的。"

奇特的宇宙之音在会议室回荡,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徐谦皱眉听完,突然问:"这用了非平均律?"

陆锦熙一怔,没想到对方能听出来:"是的,为了保持量子跃迁的原始比例。"

徐谦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冷淡:"有趣的小把戏,但离真正的量子声学还差得远。"

会议在微妙的气氛中结束。陆锦熙收拾电脑时,徐谦走到他面前:"听说你和路临深很熟?"

"我们..."陆锦熙斟酌着用词,"是研究搭档。"

徐谦意味深长地笑了:"告诉他,徐谦回来了。他会明白的。"

离开艺术中心,陆锦熙径直走向物理系。路临深应该在张院士的实验室调试量子计算机。穿过长长的走廊,他听到熟悉的键盘敲击声从半开的门内传出。

推门而入,路临深正站在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前,上面跳动着复杂的波形图。听到开门声,他头也不回地说:"数据延迟了0.3秒,网络带宽不够。"

"是我。"陆锦熙走到他身边,"遇到个怪事。"

路临深这才转头,眼镜片上反射着屏幕的蓝光:"会议不顺利?"

陆锦熙把会议情况和徐谦的事简要说了。当提到"徐谦"这个名字时,路临深的手指明显顿了一下。

"MIT的徐谦?"路临深的声音罕见地带着波动。

"你们认识?"

路临深关闭显示屏:"博士第一年,同一个实验室。"他摘下眼镜擦拭,"他主张量子计算的纯数学路径,反对任何跨学科尝试。"

陆锦熙想起徐谦的傲慢态度:"他现在是你们中心的访问学者。"

路临深重新戴上眼镜:"根据历史数据,85%概率他会对我们的研究方向提出质疑。"

"已经实现了。"陆锦熙苦笑,随即想起什么,"对了,他说'徐谦回来了,你会明白的',什么意思?"

路临深的眉头罕见地皱起:"他在MIT的惯用开场白。"停顿片刻,"意思是挑战开始了。"

两人沉默片刻,陆锦熙突然拍手:"不管他!来看看我新做的demo。"他打开电脑,播放一段融合了宇宙背景辐射和古琴音色的音乐,"这是初步构思的项目开头。"

路临深认真听完,指向屏幕上的频谱图:"这里,23秒处,频率有异常波动。"

陆锦熙惊讶地放大那段波形:"我没加任何特效啊?"他检查工程文件,"原始录音里也没有这个。"

路临深调出量子计算机的监控日志:"巧合的是,今天11:23:05,量子处理器出现了0.5秒的异常波动。"他指向一串红色标记的数据,"时间完全吻合。"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什么。

"你是说...我的录音捕捉到了量子计算机的波动?"陆锦熙瞪大眼睛,"但这不可能!录音棚在艺术中心,离物理楼至少800米。"

路临深已经打开地图测算距离:"直线距离763米,中间隔了三栋建筑。"他调出清华的地磁地图,"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波动不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是通过某种场耦合。"路临深快速敲击键盘,调出一组复杂公式,"理论上,强量子相干态可能产生宏观尺度的关联。"

陆锦熙虽然不完全明白,但直觉告诉他这很重要:"能重现这个现象吗?"

路临深摇头:"量子涨落具有随机性。但..."他看向陆锦熙,"我们可以设计实验主动诱发。"

正说着,实验室门被推开,张院士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的正是徐谦。

"临深,正好你在。"张院士笑着说,"徐博士对我们的量子音乐项目很感兴趣。"

徐谦的目光扫过路临深和陆锦熙,最后落在显示屏上的数据:"又在玩音乐与量子的'浪漫联想'?"他特意加重了最后两个字的语气。

路临深站直身体:"我们在分析一个异常现象。"他简要说明了录音与量子波动的巧合。

徐谦听完冷笑:"典型的伪相关。艺术中心的录音设备能捕捉量子波动?天方夜谭。"

张院士却若有所思:"理论上不是完全不可能...临深,你做个详细报告。"

"是。"路临深点头。

徐谦突然说:"不如我来监督这个验证实验?毕竟我在MIT做过类似证伪研究。"

陆锦熙感到一阵不安,刚想开口,路临深已经平静回应:"欢迎学术讨论。但实验设计需要遵循我们的protocol。"

徐谦挑眉:"怕被证伪?"

"怕浪费时间。"路临深推了推眼镜,"根据历史数据,您参与的实验平均耗时增加47%。"

张院士忍俊不禁,赶紧打圆场:"好了,具体安排明天开会讨论。临深,晚上把报告发我。"

两人离开后,陆锦熙长舒一口气:"那个徐谦明显针对你。"

路临深继续调整参数:"学术分歧而已。"

"只是学术?"陆锦熙敏锐地察觉到什么。

路临深的手指停顿了一秒:"博士第二年,我的一篇论文推翻了他的主要理论。"

陆锦熙吹了声口哨:"难怪他一副要吃了你的样子。"

傍晚,两人在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陆锦熙发现路临深格外专注,眼镜后的双眼几乎贴在了书本上。

"你在找什么?"陆锦熙小声问。

路临深指着一行小字:"徐谦在MIT的最后论文,提到'量子态的艺术表达存在根本性局限'。"他翻到参考文献,"引用的都是过时的模型。"

陆锦熙突然想到什么:"等等,他是不是安德森教授的学生?"

路临深抬头:"你怎么知道?"

"直觉。"陆锦熙皱眉,"他们说话方式太像了。"

路临深若有所思:"学术谱系确实存在传承。安德森—徐谦一脉坚持物理学的纯粹性。"

"而你是叛逆者。"陆锦熙笑着用胳膊肘碰他。

路临深嘴角微扬:"根据定义,科学进步往往始于'叛逆'。"

离开图书馆时已是深夜。清华园的夜空繁星点点,路临深突然指向北方:"看,北极星。"

陆锦熙仰头,看见那颗明亮的星辰:"小时候我爸说,北极星是天空中最忠诚的星星,永远指向正北。"

路临深轻声说:"实际上,由于岁差运动,北极星的位置会随时间变化。公元14000年,织女星将成为新的北极星。"

陆锦熙大笑:"路老师,连浪漫的天文知识都要数据化!"

"事实不影响美感。"路临深认真地说,"相反,知道它并非永恒,反而让此刻的观测更珍贵。"

陆锦熙心头一热,突然拉住路临深的手:"不管徐谦还是安德森,我们一起面对。"

路临深回握住他的手,两人十指相扣,在星光下走回胡同的小屋。明天将迎来与徐谦的正式交锋,但此刻,夜空中的北极星依然忠诚地为他们指引方向。

作者有话说:

嗯,更新(累瘫/)

上一章 第四十一章 清华新章 青春交响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异常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