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倍数 x 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个体就越大,可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2.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偏右,则需要将玻片向右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当物像不清晰时,应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4.显微镜的外表用纱布擦拭干净,显微镜目镜、物镜镜头脏了,视野中有污点,用擦镜纸清洁镜头。
5.制作临时装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到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慢放下,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产生气泡
6.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
7.叶绿体的功能:能量装换器,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的功能:能量装换器,呼吸作用的场所。8.液泡的功能:储存营养物质,如糖类,色素等。细胞核的功能:内含遗传物质。
9.动物、植物细胞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
不同点: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壁、有的有叶绿体、液泡
10.由受精卵变为一个个体,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
11.结构层次:(1)植物: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个体:(2)动物: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个体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器官;心脏,胃,大脑属于器官。
12.生态系统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主要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13.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14.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越往后端的生物,积累的浓度越高。
1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7.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
18.菜豆(黄豆、花生)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玉米(大米,小麦)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19.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外因)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0.一朵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21.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来的。花发育成果实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22.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根尖成熟区,该部位长有大量的根毛。
生物
23.运输水分的结构:导管。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4.蒸腾作用的"门户",水蒸气从叶表面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
25.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在叶绿体中。
26.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在线粒体中进行。
27.淀粉与碘变蓝色。
28.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29.主要的供能物质一糖类: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更新和修复提供原料﹣﹣蛋白质。
30.缺维生素 A -﹣夜盲症;缺维生素 C -﹣坏血病:缺维生素 D -﹣佝偻病,骨质疏松。
31.糖类从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从胃开始被消化。
32.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
33.最大的消化腺﹣﹣肝脏。
34.红细胞的作用﹣﹣运输氧气:白细胞的作用﹣-
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血小板的作用一一止血、凝血。
35.心脏有四个腔,其中左心室壁最厚。
36.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37.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含氧量上升,静脉血变动脉血;
经过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含氧量下降,动脉血变静脉血。38.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
39.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呼吸道的顺序:
一气管﹣﹣支气管。
40.尿液形成的器官是:肾脏。
41.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2.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3.人生来就有的,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人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如听到上课铃声就走进教室属于复杂反射。
44.糖尿病的原因是体内缺少一种激素﹣﹣胰岛素。
45.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6.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和肌肉(骨、关节和肌肉)。运动靠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47.如蜘蛛结网,公鸡打鸣,飞蛾扑火,美国红雀喂养金鱼属于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48.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属于学习行为,后天获得,以遗传物质作基础、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