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的城楼上,火把噼啪作响。
跳跃的火光下,将士们的脸庞显得格外凝重。
姜宁踏入关内。
空气中依旧残留着血腥与焦臭,混杂着一种死寂后的茫然。
那些先前如失魂傀儡般的沙蝎士兵,此刻正被集中看管在关内一处空地上。
他们茫然四顾。
眼中的空洞被惊恐与困惑填满。
他们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身处此地。
更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对大凌的将士刀剑相向。
老将军与年轻将领快步迎了上来。
他们的神色,比之前更加沉重。
“娘娘,您终于回来了!”
老将军声音沙哑,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未知的深深忧虑。
“那些沙蝎兵……他们都醒了,哭喊着说不是故意的。”
年轻将领补充道,眉头紧锁。
“只是,问他们被谁操控,如何被操控,他们都一无所知。”
“仿佛那段记忆被彻底抹去了一般。”
姜宁的目光扫过那些瑟瑟发抖的沙蝎士兵。
她心中了然。
那个黑袍人的手段,果然诡异狠毒。
“黑袍人已死。”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但他临死前曾言,沙蝎部落背后另有其主。”
“一个更为强大的存在。”
此言一出,周围的气氛骤然紧张。
一个能隔空操控如此多士兵的黑袍人已是如此难缠。
其背后的主人,又该是何等恐怖。
姜宁没有过多解释自己如何战胜黑袍人。
此刻她心头萦绕的,是那无孔不入的“蛊惑之音”。
【共情心弦】虽然能克制,但那次对抗几乎耗尽了她所有心神。
若敌人再次以此法攻击,甚至规模更大,她一人之力,如何护住数万将士?
回到临时征用的帅府,姜宁屏退左右。
她独自坐在灯下。
窗外,寒风呼啸,如同战场上冤魂的呜咽。
她回想着与黑袍人对抗的每一个细节。
【共情心弦】的力量,源于真挚的情感,纯净的心灵。
那“蛊惑之音”,则利用人心的缝隙,放大恐惧与绝望。
一正一邪。
一明一暗。
她隐约感觉到,【共情心弦】并非只能被动感知或粗暴地释放能量。
它应该有更精妙的运用之法。
如果说“蛊惑之音”是一种扰乱心神的邪恶“乐曲”……
那么她是否能创造出一种净化心灵的“乐曲”来对抗?
这个念头一旦萌生,便如燎原星火般在她脑海中蔓延。
接下来的数日,姜宁几乎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
她尝试调动【共情心弦】。
将其化为一种可以外放的、具有安抚与守护力量的旋律。
最初,她只是尝试哼唱一些记忆中能带来平静的曲调。
然而,【共情心弦】的力量融入其中时,往往难以控制。
要么过于微弱,如石沉大海。
要么过于汹涌,反而让她自己心神激荡,头痛欲裂。
灯火摇曳。
映照着她苍白却坚毅的脸庞。
她一次次尝试。
一次次失败。
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
精神的疲惫远胜过身体的劳累。
她想起远在京都的那个人,想起他眼底深藏的孤独与无人能懂的脆弱。
她想起大凌无数百姓虔诚的祈祷,祈祷着和平与安宁。
她想起那些浴血奋战,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将士们,他们的信任与追随。
这些情感,是她力量的源泉。
更是她绝不能放弃的理由。
一日深夜,当她几乎要被无尽的疲惫吞噬时,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丝灵光。
那“蛊惑之音”并非杂乱无章的噪音。
它是一种带着特定频率与节奏的诡异声波。
它有“形”。
那么,她的反制之法,也需要“形”。
一种能够承载【共情心弦】纯净力量的,稳定而和谐的音律结构。
她开始尝试将【共情心弦】的力量,编织成一段段短小却蕴含着安定、清明之意的音节。
再将这些音节,如同串联珍珠般,组合成一段完整的旋律。
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轻叩。
仿佛在寻找那最契合心灵的节奏。
从生涩到流畅。
从断续到连贯。
终于,一段空灵悠远,却又带着温和坚定力量的旋律,在她心中渐渐成形。
当她第一次完整地将这段旋律通过【共情心弦】引导,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哼唱出来时……
一股清凉之意瞬间流遍四肢百骸!
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与焦躁。
她的心神,前所未有的澄澈与安宁。
仿佛置身于春日暖阳下的清泉之畔,万物静好。
成了!
姜宁的眼中,爆发出夺目的光彩。
这是一种能够净化心灵,抵御外邪侵扰的特殊音律。
它能让听者保持神智清明,坚定意志,不受那“蛊惑之音”的影响。
“便叫你……清心梵音吧。”
她轻声低语,为这新生的秘术赋予了名字。
“梵”者,清净也。
有了这“清心梵音”,她便有了对抗那神秘部落诡异手段的底气。
雁门关外的风沙依旧呼啸。
但姜宁知道,一场无声的,关于音律与心灵的较量,即将真正拉开序幕。
她,已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