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残酷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残酷!
有些人本不愿意嗜杀,可是帝王之举又岂能由自个进行判断呢?
秦二世二年。赵高的党羽不断的强大,李斯都压不住了。无奈的李斯只能屈服于赵高的淫威之下(嘿嘿)。
但李斯此时已经不是当年的李斯,富贵的生活让他变得保守。原本坚韧的心随着始皇帝的驾崩、随着他的辜负与欺骗而死去,可以说。
他也意识到,他老了,再也没有精力去做什么政治斗争,争权夺利的事情了。他不在是能吏、酷吏,原本的理想随着岁月而逝去(岁月是把杀猪刀)。他只是一个老人,一个等待归隐乡原的老人而已。
而朝中李斯的队友还剩下多少呢?由于赵高独霸朝廷和皇帝的打压,他真正的朋友只剩下一个了。他的名字叫——冯去疾!
冯去疾就是当年秦始皇旅游前让他镇守咸阳的那个人。他甚至没有一个列传,但他的尊严和热血无可辩驳!
我们原先讲了。朝廷中有李斯党(没力量了),太监党(赵高),亲戚团(血浓于水,)
问题就出在赵高和亲戚团有矛盾!,假如没有亲戚团,赵高就算真的一马平川了!可惜,亲戚团看赵高不顺眼。
很容易想到:当年老爹在位,你不敢吱一声,现在儿子继位了,你敢对我们骂娘了!(亲戚团对赵高的看法).
亲戚团背景:皇亲国戚,和皇帝一家子。
亲戚团组成部分:团长公子高、团支书公子将闾、团员几十个兄弟姐妹。
其实亲戚团没什么心眼,也没啥混江湖的经验,更不懂什么江湖规矩。它最大的功能就是:骂赵高的娘!
大家永远记住家狗是斗不过野狗,这句话充分反应了敌我态势。
太监的心理阴影面积无限大,没当过你不知道(我也没当过,也不想当)。如果论狠,没人能比得过阉人。赵高的报复来了。
作为一个资深的宦官,他深知敌我态势。想要战胜这些皇亲国戚,要借助的不是朝中的大臣的诬告,也非自己的能言善辩。而只需要一个换位思考,。
说话是有技巧的,说的太激烈,非弱智的皇帝都会察觉,很容易明白这是一场陷害!
而说的太隐秘、太晦涩难懂。秦二世的联想能力和脑子又不够强。
所以多年伺候主子的经验告诉赵高,一定要借刀杀人,而且让那人心甘情愿的拿起刀,向这些皇子皇女的头上砍去。
于是,赵高搬出了他的拿手事迹——沙丘政变。
由于沙丘政变,胡亥做了皇帝,扶苏冤死朔北!这是秦二世一生的痛,他不愿意提起这件事,可是当赵高说出皇子们对这件事有疑心的时候。秦二世的手颤抖了!!!
一团怒火从他的眼神中冒出,他的手紧紧地握住桌角。这一刻,秦二世终于发怒了。
二世皇帝嘴里说出:“你觉得如何办?”
赵高没想到这一点,也是,你们家的事让我说干嘛呀!
如果皇帝还念亲情,他说出他的想法不知道谁会死(可能同归于尽)。不说又不行。
决定了几十人命运的一句话,赵高心一横,赌了一把。吐出了这句话:“今时不师文而决於武力,愿陛下遂从时毋疑!”
“善!”这是秦二世的回答。
赵高真的是没想到,他以为秦二世会犹豫,没想到他竟如此坚决,当了皇上的人就是不一样!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屠杀开始了。
亲戚团团长被杀,团支书自觉殉葬。亲戚团团员被全部搞死!牵连的人不计其数.....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今日之事,何为乎?”那日他泪流满面,他触目惊心,他无能为力!他叫子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