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高坐在御座之上,凤冠下的脸庞在烛光的映照下,愈发显得威严庄重。见太平公主进来,她抬手示意其近前,神情凝重地说道:“太平,朕刚接到江南加急密报,情况紧急,你速去与姚崇、宋璟商讨应对之策。”说着,将密报递给太平公主,眼中满是忧虑。此时,窗外夜色渐浓,风声隐隐,仿佛预示着江南局势的严峻。
太平公主赶忙接过密报,匆匆浏览一遍,神色瞬间凝重起来:“儿臣这就去!”她转身欲走,却又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母后,婉儿在处理政务上颇有心得,儿臣可否带她一同前往?”殿内的烛光在众人的身影上跳跃,映出一片紧张的气氛。
武则天微微颔首,凤冠上的珠翠轻轻摇晃:“去吧,婉儿心思缜密,有她辅佐你,朕也能放心几分。江南之事,关乎社稷,切不可掉以轻心。”她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江南局势可能引发的种种后果。窗外夜色更深了,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上官婉儿垂首欠身行礼,身姿婀娜,气质如兰:“陛下放心,婉儿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公主。”她眉如远黛,眼若秋水,一头乌黑长发精心盘起,身着淡雅宫装,眉心那朱砂笔点就的微型梅花,更添几分雅致。右手小指戴着青铜顶针,手持九曲紫毫笔,尽显才情与干练。她与太平公主对视一眼,眼神交汇间似有千言万语,“公主,我们这便去与姚崇、宋璟二位大人商议吧。”流云披帛随风轻舞,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忙碌而跃跃欲试。
太平公主点头,与婉儿一同走出宫殿。在宫殿门口,她停下脚步,望向夜空。此时,夜空中繁星闪烁,一轮弯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婉儿,”太平公主轻声说道,“今夜怕是无眠之夜了,江南之事,务必谨慎对待。”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她的发丝。
上官婉儿躬身向太平公主行礼,身姿婀娜:“公主殿下请放心,婉儿心里有数。”起身后,她眉如远黛微微蹙起,眼若秋水透着凝重,轻声道,“只是谢瑶环此人……”不禁轻轻叹了口气,似有诸多担忧难以言说。
太平公主听到谢瑶环的名字,心中不禁一紧,但面上依旧云淡风轻:“谢瑶环是我大唐才女,如今身处江南,想来也是心系朝廷,但愿此次她能安然无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更夫打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仿佛在提醒着众人时间的紧迫和局势的严峻。
上官婉儿不禁想起谢瑶环突破性别限制的勇气,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神情却有些复杂:“公主殿下所言极是,不过……江南形势复杂,她行事又颇有主见……”欲言又止,身披的流云披帛在风中轻轻飘动,似乎也在为谢瑶环的处境担忧。
太平公主停下脚步,神色凝重地看着上官婉儿:“我明白你的顾虑,”她抬头看向天空中那轮弯月,月光洒在身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但此时江南正需她这样的人才,且先看看情况再做定夺吧。”
上官婉儿沉吟片刻后轻声回复,手持九曲紫毫笔在手中轻轻转动:“公主殿下深谋远虑,婉儿佩服。只是……”面上浮现些许隐忧,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笔杆,“江南道的一些世家大族……”终究还是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太平公主轻叹了口气,目光深邃:“那些世家大族确实是个麻烦,”她微微皱眉,思索着应对之策,“但如今局势危急,顾不得那么多了,先解决眼下的问题再说。”周围的树木在夜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当前的局势发出无奈的叹息。
上官婉儿思索着应对之策,手指轻轻摩挲着笔杆:“公主殿下,”顿了顿继续说道,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或许可让谢瑶环……”眼神闪烁,似乎在权衡利弊,“与江南道的一些有识之士联手,共同应对当前之局面。”远处的宫殿灯火通明,与这边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却又紧密相连。
太平公主眼睛一亮,微微点头:“此计甚好,”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向前走去,“谢瑶环在江南也有一定的人脉和声望,若能联合那些有识之士,定能增加胜算。”脚下的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仿佛在指引着她们前行的方向。
上官婉儿跟上太平公主的步伐,轻声说道,月光映照着她的脸庞,使其看上去更加柔美:“只是具体如何实施,还需仔细斟酌,既要让各方势力齐心协力,又不能让他们察觉到朝廷的意图。”夜空中偶尔有流星划过,短暂地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如同她们在黑暗中寻找的一线希望。
太平公主微微仰头,思索片刻后道:“此事确实需要谨慎谋划,”一边走一边用手指轻轻敲打着衣袖,“我们先去与姚崇、宋璟商议,听听他们的意见。”周围的空气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那是宫墙内的花朵在夜间散发出来的气息,为这紧张的氛围增添了一丝难得的舒缓。
上官婉儿欠身行礼,应声道:“公主殿下所言极是,”想到明日要与各位大臣商讨,不禁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姚崇、宋璟二位大人皆是朝中重臣,定有妙计。”此时,一阵夜莺的啼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仿佛在为这场关乎江南命运的商议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在江南古朴的街道上,月色如水,洒在地面上,给周围的一切蒙上了一层银纱。谢瑶环悄然行至一百姓身旁,垂眸静听百姓言语,适时发问:“这位小哥,依你之见,这江南之地可有何冤情亟待解决?”她语气亲和,试图拉近与百姓的距离。
百姓闻声先是一惊,待看清谢瑶环面容后更是诚惶诚恐:“草民……草民不敢妄言,”眼睛不自觉地瞟向四周,仿佛生怕被人听到,“不过,若说冤情,这赋税之事……”声音压得极低,仿佛那是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周围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打破夜晚的宁静,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氛围。
谢瑶环俯身靠近,轻声安抚:“小哥不必害怕,”目光坚定而温和,给予百姓勇气,“本……我只是想了解实情,”说着,掏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准备记录,“你且细细道来。”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仿佛也在为百姓即将倾诉的苦难而哀伤。
百姓咽了咽唾沫,稍稍松了松筋骨:“回……回您的话,这赋税逐年递增,”眉头紧锁,满脸愁容,仿佛那沉重的赋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家中土地所产粮食,缴完税赋后,所剩无几啊。”远处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像是百姓们渺茫的希望,在黑暗中摇曳不定。
谢瑶环一边记录一边追问,神色愈发凝重:“竟有此事?”眼中闪烁着怒火,却强压着情绪,“那可有官吏从中作梗,克扣盘剥?”笔下不停,详细记录着百姓的言辞,每一笔都仿佛带着对不公的愤慨。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变得沉重起来,似乎在为百姓的遭遇默哀。
百姓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压低声音:“大人明鉴呐,”说着便要向谢瑶环跪下,“那些小吏……”眼中满是无奈与愤恨,“变着法儿地加征,草民们敢怒不敢言呐!”夜色渐浓,黑暗似乎要将一切吞噬,百姓们的苦难在这黑暗中显得更加沉重。
谢瑶环赶忙扶起百姓,心中已然明了几分:“小哥莫要如此,”眼神愈发坚定,仿佛燃起了为百姓讨回公道的决心,“我既已得知此事,”将纸笔收入怀中,“定会彻查,给百姓们一个交代!”此时,天空中划过一颗流星,转瞬即逝,却如同谢瑶环心中的信念,虽短暂却无比耀眼,照亮了百姓们心中那片黑暗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