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的时光,如同一场漫长的跋涉,沈栀阳和洛榕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自从上官白月因不堪欺凌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后,沈栀阳的内心便被一种无法言喻的愤怒与悲痛所占据。她发誓要为白月讨回公道,哪怕这条路再艰难,她也绝不回头。
起初,沈栀阳对法律一无所知。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学的是文学专业,与法律毫无关联。然而,白月的死让他意识到,仅仅依靠情感和愤怒是无法改变任何事情的。他需要知识,需要力量,需要一种能够真正对抗不公的武器。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学习法律的道路。
洛榕是沈栀阳的大学挚友,也是他在这条路上最坚定的伙伴。洛榕原本是一名心理学研究生,对法律同样一窍不通。然而,当他看到沈栀阳为了白月如此拼命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她并肩作战。两人一起改学了法律专业,开始了漫长的学习之旅。
起初的日子并不容易。法律条文晦涩难懂,案例复杂繁琐,沈栀阳和洛榕常常熬夜到凌晨,只为弄明白一个概念。他们的生活几乎被法律书籍和案例分析填满,甚至连吃饭时都在讨论案情。每当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时,白月的笑容便会浮现在脑海中,仿佛在无声地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六年的时间里,沈栀阳和洛榕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娱乐和社交活动。他们的周末不是在图书馆度过,就是在法庭旁听。他们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他们参与法律援助,帮助那些无力支付律师费的弱势群体,从中学会了如何与当事人沟通,如何在法庭上据理力争。
终于,在第六年的秋天,沈栀阳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他的论文《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与预防机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洛榕虽然没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他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律师助理。
毕业后,沈栀阳和洛榕决定创办一家律师事务所,专门处理校园欺凌和青少年权益保护案件。他们将事务所命名为“白月之光”,寓意着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孩子们带来希望和光明。
事务所成立之初,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不足、客户稀少、竞争激烈……然而,沈栀阳和洛榕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免费为一些受欺凌的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逐渐赢得了家长和学生们的信任。随着口碑的积累,事务所的业务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然而,沈栀阳和洛榕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未完成的目标——为上官白月讨回公道。她们知道,宋诗语等人虽然已经离开了校园,但她们的恶行并没有被遗忘。沈栀阳和洛榕开始着手收集宋诗语欺凌上官白月的证据。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时隔多年,许多证据已经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中。然而,沈栀阳和洛榕并没有放弃。她们走访了白月曾经的同学、老师,甚至找到了当年的一些目击者。她们还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寻找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