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铃适时响起。酒店服务员递来一个包裹,里面是一本关于方法派表演的书和几盒能量饮料。书的扉页上写着:"给未来的实力派——雨晴"。
龚俊摩挲着那行字迹,胸口涌起一股暖流。他拍了张照片发给她:"谢谢,我会好好研读。"
"加油,我得去开会了。云南这边风景超美,下次带你来。"夏雨晴的回复让龚俊开始期待那个"下次"。
随着拍摄进行,龚俊逐渐适应了张导的工作方式。严厉的背后是对作品的极致追求,每次批评都切中要害。而每当龚俊按照指导改进后,张导也会给予难得的肯定。
"有进步。"某天拍摄结束后,张导罕见地拍了拍龚俊的肩膀,"但别松懈,下周的雨戏才是重头戏。"
龚俊心头一紧。剧本中那场雨夜兄弟对峙的戏是全片情感高潮,也是他角色最复杂的部分。他必须表现出多年积怨、血缘羁绊和最终原谅的多层次情感。
接下来的几天,龚俊几乎与世隔绝,全身心投入准备。他反复阅读夏雨晴给的日记,观看类似题材电影,甚至在酒店房间对着镜子练习到深夜。
与此同时,外面的世界并未停止运转。林志远定时向他汇报舆论情况:与夏雨晴的"绯闻"渐渐平息,《归途》的官宣获得良好反响,但仍有零星声音质疑他的演技。
"张明昊那边还在搞小动作,"一次电话中林志远透露,"他联系了几个媒体朋友,准备在你雨戏拍摄时来探班,明显不怀好意。"
龚俊握紧手机:"我该怎么办?"
"用实力让他们闭嘴。"林志远的声音坚定,"龚俊,这场戏是你的机会。演好了,所有质疑都会烟消云散;演砸了..."
他没有说完,但龚俊明白后果。这一场戏,可能决定他能否从偶像派转型为实力派。
雨戏拍摄当天,天空作美,阴云密布。剧组准备了几台洒水车,将拍摄现场变成倾盆大雨的场景。龚俊穿着单薄的衬衫,还没开拍就已经感到寒意。
张明昊果然带着两个记者模样的人出现在片场边缘,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龚俊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专注于角色。
"全场安静!"副导演喊道,"雨戏第一场,第一次!"
洒水车启动,冰冷的水流瞬间浇透龚俊全身。他打了个寒战,但很快进入状态——这场戏是弟弟冒雨找到离家多年的哥哥,两人爆发激烈争吵后和解。
"你知道我这十年是怎么过的吗?"龚俊的声音在雨声中颤抖,不是表演,而是真实的寒冷,"你潇洒地走了,留下所有烂摊子给我!"
"卡!"张导喊道,"龚俊,愤怒有余,但伤痛不足!再来!"
第二次,龚俊调整了情绪比重。
"卡!太收着了!放开来!"
第五次NG时,龚俊的牙齿已经开始不受控制地打颤。他瞥见张明昊正对同伴耳语什么,两人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