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严浩翔回到县城,直接从机场去了医院。推开病房门时,他看见宁芷正在给父亲读书,声音轻柔而有节奏。父亲半闭着眼睛,表情比严浩翔记忆中任何时候都要平和。
"...法律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宁芷读道,抬头看见严浩翔,眼睛一亮,"你回来了!"
严浩翔点头致意,走近病床:"爸,感觉怎么样?"
"好...宁...书..."父亲费力地说着,目光柔和。
宁芷合上书:"严教授今天做了康复训练,医生说进步很大。对了,书店这三天营业额有六百多呢。"
她详细汇报了书店的情况,甚至连哪本书被谁买走都记得一清二楚。严浩翔惊讶于她对细节的掌握,更惊讶于自己竟然如此自然地接受了她的帮助,仿佛他们早已是多年的伙伴。
离开医院时,宁芷提到一个传言:"这两天有人在说青云书店经营不善,可能要关门。我打听了一下,是赵世勇那边放出的消息。"
严浩翔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他想压低收购价。"
"更糟,"宁芷压低声音,"他想制造恐慌,让老顾客不再上门。已经有两位老师问我书店是不是真的要关了。"
严浩翔握紧了拳头。一周前,他可能会考虑理性谈判甚至妥协。但现在,看着宁芷担忧的眼神,想起父亲病床上的面容,一股前所未有的保护欲涌上心头。
"是时候让赵世勇知道,"他一字一顿地说,"他选错了对手。"
---
雨水敲打着书店的玻璃窗,形成一道模糊的水帘。严浩翔站在梯子上,调整着"城市文化客厅"项目规划图的悬挂位置,宁芷在下方指挥。
"左边再高一点...不,太多了,低一点..."宁芷咬着下唇,眯起眼睛,"完美!"
严浩翔从梯子上下来,退后几步审视他们的成果。书店的一面墙已经完全变成了项目展示区,设计图、活动照片和顾客留言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拼贴画。过去两周,他们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投入到了这个计划中——将青云书店转型为一个集阅读、讲座、咖啡和文化沙龙于一体的复合空间。
"赵世勇的谣言反而帮了我们,"宁芷递给他一杯热茶,"现在全县都知道书店要'转型'而不是'关门'了。"
严浩翔接过茶杯,热气氤氲中闻到一丝茉莉花香——宁芷总是往茶里加些奇怪的东西。自从决定正式对抗赵世勇后,他们几乎形影不离。白天他处理律所的远程工作,她教书;晚上和周末,他们就聚在书店策划"城市文化客厅"。
"文化局的回信来了吗?"严浩翔问,手指轻轻敲击着茶杯。
宁芷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刚拿到。他们原则上支持,但资金有限,只能提供五万元补助。"
严浩翔快速心算了一下:"加上书店这两个月的盈利和我个人追加的十万,勉强够第一阶段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