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市的永昌档案保管中心坐落在一条僻静的小巷内,灰色的外墙几乎与阴沉的天空融为一体。严浩翔推开沉重的玻璃门,空调冷风迎面扑来。前台坐着一位戴老花镜的老者,正专注地阅读报纸。
"您好,我想查询一个保管箱。"严浩翔出示了父亲的信和身份证,"授权文件在这里。"
老者仔细检查了文件,推了推眼镜:"严正清教授的保管箱?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人来取了。"他起身从墙上取下一串钥匙,"请随我来。"
保管室在地下,温度明显低了几度。老者打开一道厚重的金属门,示意严浩翔进入:"B-217号,左手边第三排。需要隐私的话,里面有阅览室。"
"谢谢。"严浩翔接过钥匙,心跳加速。
B-217号保管箱比想象中要大,是一个金属抽屉。拉开时发出沉闷的摩擦声。里面整齐地放着几个文件袋和一个牛皮纸信封。严浩翔将它们全部取出,带到旁边的阅览室。
第一个文件袋里是银行流水原件,清晰显示赵世勇公司向多位现任官员的转账记录,备注栏甚至写着"文化馆项目感谢费"。第二个文件袋装着几份合同复印件,上面有赵世勇与当时县长的签名,涉及地块非法转让。但最令人震惊的是那个牛皮纸信封。
里面是一盒微型磁带和一份转录文字。磁带标签上写着"2003.6.15 县长办公室",而文字记录显示,这是赵世勇与时任县长的秘密谈话,内容涉及贿赂、威胁甚至一起未遂的谋杀——当年反对搬迁最坚决的文化馆副馆长"意外"坠楼事件。
严浩翔的手微微发抖。父亲不仅掌握了赵世勇的经济犯罪证据,还有可能涉及人命的刑事犯罪。这解释了为何父亲会将证据存放在远离县城的地方,也解释了赵世勇为何二十年后仍对父亲耿耿于怀。
他立即用手机拍下所有文件,然后原样放回,只带走了磁带和转录文字。离开前,老者叫住他:"严教授还好吗?"
严浩翔犹豫了一下:"他生病了,但正在康复。"
老者点点头:"他是个勇敢的人。当年送来这些东西时,说可能会有人来查问,让我务必小心保管。"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这是他留给取件人的。"
信封里只有一张纸条:"真相终会大白,但需循正道而行。——严正清"
严浩翔胸口发紧。父亲早知道他会来,甚至预见到了他可能面临的道德困境——为了正义,是否可以不择手段?
回县城的火车上,严浩翔反复研究着手机里的照片。这些证据足够让赵世勇和他的保护网土崩瓦解,但如何合法地使用它们?那盒磁带显然是秘密录音,法律效力存疑。
手机震动起来,是宁芷的短信:"找到什么了吗?周组长明天到县里调研,可以见面。"
严浩翔回复:"找到了决定性证据。明天上午十点,书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