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明天下午才有工作,想多准备一下后面的剧本。"范丞丞合上书,桑渝瞥见封面是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你也喜欢卡佛?"她脱口而出。
范丞丞眼睛一亮:"你也是?"
"我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极简主义对他的影响。"
"我最喜欢《大教堂》那篇。"范丞丞的声音因兴奋而提高,又迅速压低,"抱歉,没想到能遇到懂的人聊这个。"
服务员送来桑渝常点的拿铁,显然记得她的习惯。范丞丞惊讶地挑眉:"你是常客啊。"
"写作卡壳时就过来。"桑渝搅动着咖啡,"你呢?怎么找到这里的?"
"拍戏时偶然发现的。喜欢这里没人认识我的感觉。"范丞丞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有时候当'范丞丞'太累了。"
桑渝第一次认真打量没有妆容、没有舞台灯光的范丞丞。他的眉毛没有照片上那么浓密精致,左眼角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小疤痕,下巴上冒出了胡茬。这样的他反而更加...真实。
"网上那些评论,"桑渝犹豫了一下,"会影响你吗?"
范丞丞沉默了一会儿:"最开始会。19岁那年因为一个综艺表现不好,被骂上热搜,我三天没敢出门。"他转动着咖啡杯,"后来学会了不看评论,但那些话已经刻在脑子里了。现在每次上台前,我都会听到那些声音——'他根本不会唱歌''全靠修音''演技尴尬'..."
桑渝想起《破茧》里陈默的台词:"掌声和嘘声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让你忘了自己是谁。"
"就是这种感觉。"范丞丞抬头看她,眼中带着惊讶和欣赏,"你真的懂。"
"编剧的工作就是理解人性。"桑渝轻声说,"包括那些黑暗的部分。"
"你为什么会写《破茧》?"范丞丞问,"这种题材并不商业。"
桑渝望向窗外的夜色:"我父亲是话剧演员,没什么名气,但很热爱表演。他去世前最后一场演出,台下只有五个观众。"她摩挲着咖啡杯,"我想探讨的是,当没有掌声时,艺术还值得坚持吗?"
范丞丞的眼神变得柔软:"这就是为什么陈默这个角色这么真实。"
他们聊到天空泛起鱼肚白,咖啡馆的夜班服务员开始准备早间菜单。桑渝惊讶地发现,这是她多年来第一次与人如此畅快地谈论文学、电影和创作理念,而不必担心对方觉得她"太较真"或"太文艺"。
"我该回去了。"范丞丞看了看表,"上午还有个杂志拍摄。"
桑渝收拾笔记本:"我也是,得在中午前把修改的剧本发给李导。"
范丞丞坚持付了两人的账单。走出咖啡馆时,晨光洒在街道上,为一切镀上金色。
"周三的剧本讨论我会准时到。"范丞丞说,停顿了一下又补充,"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桑渝。"
不是"桑编",不是"桑老师",而是直接叫她的名字。桑渝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