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被士兵们带到了城镇的中心,这里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县城。街道两旁是低矮的木屋,屋顶上覆盖着青瓦,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鸡在街上悠闲地踱步。街道上人来人往,穿着粗布衣裳的百姓们或挑着担子,或推着小车,忙碌地穿梭其中。这种场景让林逸感到既陌生又新奇,仿佛置身于历史课本中的画面。
士兵们将林逸带到了县衙前,县令正坐在大堂上,手持毛笔批阅公文。县令是个中年人,身材微胖,脸上带着一丝威严。他抬起头,看到林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大人,我们在城外的田野里发现了这个人。他自称是从外地来的,但言语举止有些奇怪。”为首的士兵向县令禀报。
县令放下手中的毛笔,仔细打量着林逸。林逸穿着现代的休闲装,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这自然引起了县令的怀疑。
“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何穿着如此奇怪的衣服?”县令的声音不高,但带着一股威严。
林逸意识到自己必须小心应对,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大人,我是从远方来的商人,不小心迷路了。至于这衣服……这是我们那边的特殊服饰。”
县令微微皱眉,显然对林逸的回答并不完全信服。但他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转向士兵:“你们搜查过他身上有没有可疑的东西吗?”
“回大人,我们搜查过了,他身上只有这个。”士兵从怀里掏出一面铜镜,正是林逸从古董店买来的那面镜子。
县令接过镜子,翻来覆去地查看。当他看到镜背的铭文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镜子上的字……‘逆流而上,归于本源’,这是什么意思?”
林逸心中一紧,他知道这面镜子是关键,于是连忙说道:“大人,这是我从一位老道士那里得到的。他说这镜子有辟邪的作用,还让我小心保管。”
县令听了,沉默片刻,然后点了点头:“老道士?这倒有些意思。不过,你既然迷路了,为何不去附近的村庄打听,却在田野里闲逛?”
林逸意识到县令的怀疑并没有完全消除,于是继续解释:“大人,我本是想找个地方休息,却不小心走到了田野里。我并不知道这里离城镇这么近。”
县令沉吟片刻,最终挥了挥手:“算了,既然你没有恶意,就先放你一马。不过,你最好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别再到处乱跑了。”
士兵们将林逸带出了县衙。林逸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解释虽然勉强过关,但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的身份。
林逸在士兵的指引下,来到了城外的一个小村庄。村庄不大,但充满了烟火气。村民们看到他,都好奇地打量着他。林逸感到有些不自在,但他很快调整心态,决定先在这里落脚。
“这位兄弟,你是从外地来的吧?”一个中年村民走上前来,热情地问道。
“是的,我是从远方来的。”林逸点了点头,回应道。
“那你可真是走运,我们村正好缺个帮手。你要是不嫌弃,就先在我家落脚吧。”中年村民热情地邀请林逸。
林逸感激地笑了笑:“那真是太感谢了!”
就这样,林逸暂时在村庄里住了下来。白天,他帮村民们干些简单的农活,晚上则借着月光研究那面铜镜。他试图找出镜子的秘密,但除了镜背的铭文外,他并没有发现其他线索。
几天后,林逸逐渐适应了古代的生活节奏。他发现自己虽然身处陌生的环境,但凭借现代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他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村民们也渐渐接受了他,把他当作自己人。
然而,林逸内心清楚,他必须找到回到现代的方法。那面铜镜是唯一的线索,他必须解开它的秘密。
一天晚上,林逸坐在院子里,对着铜镜发呆。月光洒在镜子上,镜面反射出柔和的光芒。林逸突然想起县令看到铭文时的反应,心中一动:这面镜子或许真的不简单。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镜子,仔细观察镜背的铭文。突然,他发现铭文中似乎隐藏着某种规律。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将铭文抄下来,然后尝试解读其中的含义。
“逆流而上,归于本源……”林逸低声念着铭文,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逆流而上”是不是意味着这面镜子与时间有关?而“归于本源”又是什么意思?
就在他陷入沉思的时候,一阵微弱的光芒从镜面中散发出来。林逸惊讶地看着镜子,只见镜面中的光芒越来越亮,最终形成了一道光柱。光柱中浮现出一幅模糊的画面,画面中是一座古老的塔,塔的周围环绕着淡淡的雾气。
林逸心中一震,他知道这面镜子正在向他揭示某个秘密。他立刻记下了画面中的塔的样子,决定第二天去城镇打听这座塔的来历。
第二天,林逸早早地来到城镇。他找到一家茶馆,坐下后,向周围的人打听那座塔的事情。
“你说的那座塔啊,那是我们大周王朝的镇国之塔,名叫‘归元塔’。”一个茶客说道,“传说这座塔是当年一位高人所建,里面藏着无数的秘密。”
林逸心中一喜,看来这座塔与铜镜的秘密密切相关。他继续追问:“那归元塔在哪里?我能进去看看吗?”
茶客摇了摇头:“归元塔在皇宫内,普通人根本进不去。听说只有皇帝和几位高官才能靠近它。”
林逸心中暗道:“看来要解开铜镜的秘密,我必须想办法进入皇宫。”
他心中有了计划,但知道这并非易事。然而,他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只有解开铜镜的秘密,他才能找到回到现代的方法,或者……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