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里,众人谈天说地,热闹非凡。
肖紫衿与乔婉娩的身影刚一出现,茶馆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尴尬与诧异,彼此心照不宣地交换着眼色。
这二人曾是当年四顾门的核心人物。
肖紫衿,往昔与李相夷情同手足;乔婉娩,则是李相夷情谊深厚的红颜知己。
可如今,他俩公然成双入对。
李相夷消失于江湖已整整四年,音信皆无,十有八九凶多吉少。
即便如此,众人目睹肖紫衿和乔婉娩在一起,心中依旧不是滋味。
前段时间,江湖上盛传乔婉娩在东海大战前夕,亲手写下诀别信。
要知道,东海大战危险重重,李相夷身负重伤奔赴战场,这封诀别信,无疑是在他本就艰难的处境中又添阴霾。
这些年,乔婉娩和肖紫衿在江湖四处寻觅李相夷的下落。
寻人期间,他俩关系日益亲密,难免让人揣测,他们究竟是真心寻找,还是借着这个由头暗通款曲。
如今看来,着实荒诞。
乔婉娩难道从未考虑过,自己这般行为,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吗?
肖紫衿的行径就更令人不齿。
这些年,他靠着李相夷的威名,在江湖上收获无数尊崇与便利。
可在兄弟生死未卜之时,他却将心思打到了兄弟的红颜知己身上,趁虚而入。
如此行为,实在让人鄙夷,怎么看都像个十足的伪君子,也难怪众人会在背后指指点点。
说书先生满心忌惮,虽说他心里也颇为鄙夷,但自己不过是为了辛苦讨生活,何必得罪这种人呢!
好在今日故事已讲得差不多,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宣布今日收场。
他站起身,准备收拾东西离开。
只是有人不想让他轻易脱身,肖紫衿几步走到他面前,声音温和却暗藏锋芒:
“你那些消息是哪里来的,不会是你为了哗众取宠,肆意编造的吧,你可知道污蔑四顾门,有什么下场?”
说书先生吓得脸色惨白,忙不迭解释:“大侠饶命,小的只是……照江湖传言说的……”
角落里,一个年轻后生忍不住低声嘟囔:“做都做了,还怕人说。”
肖紫衿瞬间转头,双目圆睁,目眦欲裂,怒吼道:“是谁?给我站出来!”
后生吓得浑身瑟瑟发抖,缩在角落里大气都不敢出。
肖紫衿怒不可遏,“唰”地拔出剑,狠狠搁在说书先生脖子上,恶狠狠地说:
“肆意传播这些消息,你是找死吗?”
说罢,手中的剑就要用力。
乔婉娩见势不妙,快步上前,伸手拨开肖紫衿的剑,稳稳抓住他的手腕,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紫衿,算了,他不过是道听途说,何必为难他。更何况,他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年,我们为了找到相夷,吃了多少苦呢!”
肖紫衿一怔,手上动作顿住,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恨。
李相夷啊李相夷,你都死了多少年了,怎么还是阴魂不散呢!
说书先生见肖紫衿放下剑,如获大赦,慌乱逃离。
茶馆里的听书人也纷纷起身,如鸟兽般散去。
谁知道这人什么时候又会发疯,还是赶紧离开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