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买一盒蜡烛,到了上山的墓前面前放三支香,再点上一对蜡烛。如果是夫妻的合葬墓需要放六支。这也算对祖先的尊重。
然后关大伯和关大伯母带着儿子一家三口第一个给祖先倒酒,然后说一说家里面的情况,各自的发展,顺便让祖宗保佑一下家里,这是他们祭祖的流程,一来告诉先祖家里怎么样,二来也是求个先祖能保佑一下。
…………
说实话,当人也挺不容易的,为啥呢?活着的时候得养儿女带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死了也不安生,还得保佑一家大小平平安安,大富大贵。
三伯也是一样的操作。然后关爸爸和关妈妈也是简单的说了几句话。
最后九个人开始给老祖宗烧纸钱。
等所有的纸钱都烧完之后,用树枝在那堆灰烬里拔了拔了,把没烧透的纸钱翻个身,这样纸钱烧完后再在这个桶外面倒了一圈的水,最后再把水倒到烧钱的桶里。
大伯和三伯还要陪着伯娘回丈母娘家去祭祖。关雎尔父母也是一样。
关妈妈的菊花是给她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因为他们家老人有个特别信仰,祭祖除了纸钱,还要摆鲜花。
…………
关妈妈带着关爸爸和关雎尔下山后开车去了隔壁村。
和舅舅阿姨家一起会和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祭祖。
流程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多了4盆鲜花,关妈妈的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都在这座山上,孙子四盆花分别摆在他们都坟前。
这边祭祖完成,舅妈和阿姨拉着关妈妈去拔笋,掰狼几头野菜,舅舅带着姨夫和关爸爸用锄头去刨毛笋。舅舅的大表哥二表哥是龙凤胎也跟着去抛毛笋。姨妈家有姐姐和弟弟,姐姐比关雎尔大一岁,弟弟比关雎尔小5岁,因为当时姨夫是农村户口第一个孩子去姑娘可以生二胎,但是要相隔6岁。所以小表弟跟着两个姐姐在山上拔野笋。
最后收获满满的下山。走的时候,舅舅还和他们几个小辈说:大家下山都不可以转身看墓地。这是一个习俗,也是阻止有人太悲伤了又去打扰英灵安息。
祭祖后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手,或者洗澡,不是晦气,而是山上蚊子多,野草也多,难免会弄伤手。
再说大家都在山上弄野菜野笋,身上多多少少有些泥土和划破的地方。
关雎儿和爸妈去了镇上的家里洗头洗澡,因为这里村里的洗澡地方没有热水得现烧。再说外公外婆平时也是住在镇上比较多,镇上的那个房子,外公外婆在前面开了一家小卖部,买一些油盐酱醋和自己家里种的绿色蔬菜。
所以农村里的老房子里面是没有安装热水器的,卧室和厕所是以前那种老式的。洗澡又冷又不方便。
清明过后虽然说气温回升了一点,但是春天还是有点点冷的。
清明这三天。关雎啊,一家三口会住在镇上的房子里,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挺近的,毕竟他们迁出来的村子都是隔壁几个县。
大家的房子申请的宅基地也都是在离着比较近的地方。
外公外婆家开的是小卖部,爷爷奶奶家的房子开了一个简单五金配件店,生意不好也不坏,赚的钱给爷爷奶奶买点肉酒还是够的。蔬菜几乎都不用买,外公外婆隔三差五会给亲家送一点去。两家人和和气气的住在一个镇上,关系比一般的姻亲家庭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