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本应是收获的季节,可紫禁城上空却阴云密布,一股无形的压力悄然笼罩。周边国家局势突变,几股势力暗中勾结,对大清边境蠢蠢欲动,战争的阴霾随时可能降临。
乾隆接到边境加急军报后,脸色凝重,立即召集朝中大臣在太和殿商议对策。龙椅之上,乾隆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群臣,声音低沉却威严:“诸位爱卿,边境告急,敌军意图不轨,如今该如何应对,大家各抒己见。”
话音刚落,武将出身的兵部尚书率先出列,双手抱拳,朗声道:“皇上,敌军来势汹汹,我军应立即增派兵力,加强边境防御,以强硬姿态震慑敌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一旁的户部尚书却面露难色,向前一步奏道:“皇上,如今国库因之前的河道治理工程消耗巨大,若大规模增兵,粮草、军备等物资供应恐难以为继。贸然行动,不仅无法解决危机,还可能拖垮国家经济。”
大臣们各执一词,激烈争论,朝堂上乱作一团。乾隆眉头紧皱,心中焦虑万分,他深知此次危机棘手,任何决策都关乎着国家的生死存亡,稍有不慎,便会让大清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退朝后,乾隆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养心殿。小燕子早已等候在此,看到乾隆疲惫的神情,心中一紧,关切地问道:“皇上,是不是边境局势很严峻?”乾隆长叹一声,将朝堂上的争论和当前的困境详细地告诉了小燕子。
小燕子认真听完,沉思片刻后说道:“皇上,臣妾虽不懂军事,但觉得咱们不能只靠武力解决问题。或许可以一边加强边境防御,一边派遣使者与周边国家进行外交斡旋,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尝试通过谈判化解危机。同时,在国内发动百姓,开展自救互救,储备物资,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乾隆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握住小燕子的手,感慨道:“皇后,多亏有你。你的一番话,让朕思路清晰了许多。”
于是,乾隆采纳了小燕子的建议,一方面下令兵部迅速调配兵力,加强边境防御工事的建设,日夜巡逻,严阵以待;另一方面,选派了经验丰富、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国书,前往周边国家,展开外交谈判。
为了做好国内的物资储备工作,小燕子也行动起来。她亲自组织后宫嫔妃、宫女太监们,开展节约活动,减少宫廷不必要的开支。同时,鼓励百姓积极参与物资生产,种植粮食,制作军备。在小燕子的带动下,整个后宫和京城百姓都积极响应,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然而,外交谈判的过程并不顺利。使者们在异国他乡遭遇重重阻碍,对方态度强硬,提出诸多无理要求。边境局势也愈发紧张,敌军频繁挑衅,战争一触即发。乾隆和小燕子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们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只有保持冷静,坚定信心,才能带领大清度过这次危机,守护好国家和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