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雄英与朱标刚刚达成初步共识,空气中还弥漫着一丝微妙的和谐余韵时,北方边疆骤然传来一阵急促凌乱的马蹄声。那马蹄声由远及近,每一下都似重重地敲击在众人心头。当消息被火速呈上:鞑靼与瓦剌组成联军再次侵扰边境,且此次来犯规模远超以往,边防军虽已拼尽全力抵抗,但战况仍如乌云密布般令人忧心忡忡,压抑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此时,原本融洽的氛围仿佛被这则消息瞬间冰封,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息开始在场中蔓延开来。
消息如疾风骤雨般传入京城,刹那间,朝堂之上仿若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大臣们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忧虑如同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心头。低语声、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仿佛是即将到来的风暴前的预兆。朱元璋龙颜微沉,得知此事后,他没有丝毫迟疑,立刻降下旨意,召集众臣于金銮殿商议对策。那一道道紧急的诏令,宛如战鼓擂动,在这风云变幻的时刻,拉开了朝堂上激烈辩论的序幕。
“皇上,鞑靼和瓦剌的联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立刻增兵北疆。”徐达站在朝堂中央,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再这样下去,恐怕……”
李善长在一旁沉声附和道:“皇上,边疆形势已是万分危急。此时此刻,不仅需火速调集精锐兵力前去驰援,更该加固防御工事,以确保万无一失啊。”
朱元璋缓缓皱起眉头,一双锐利的眼睛如刀锋般扫过殿中群臣,威严的气场令众人不禁屏息。他沉声问道:"诸位爱卿,朕欲命一员大将北征,不知哪位可当此重任?"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尽皆缄默,静得只闻殿外风声。徐达虽有报国之志,奈何年逾古稀,力不从心;众将虽个个勇武过人,却终究资历尚浅,难当此大任。一时间,金碧辉煌的大殿中仿若凝固了空气,无人敢轻言出战。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皇爷爷,孙儿愿意前往北疆,指挥这次的抗敌行动。”
朱雄英缓缓站起身来,挺直脊背,目光如炬地迎向高坐龙椅上的皇爷爷。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齐刷刷将视线投来,一时间窃窃私语声四起。有人面露惊愕,有人暗自揣测,更有人投来赞许的目光。朱元璋见状,微微挑起浓眉,锐利如刀的目光审视着这个年轻的身影:"雄英,你当真有十足把握?这可不是儿戏之事。"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几分质疑,却又隐隐透着一丝期待。朱雄英迎着皇爷爷凌厉的目光,神情愈发坚定。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孙臣虽不敢言必胜,但为国为民,此番决断乃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请皇爷爷明鉴
朱雄英微微一笑,声音沉稳:“孙儿虽然年轻,但对军事也有所了解。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击退敌军。”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徐达,你负责协助雄英,务必确保北疆的安稳。”
徐达恭敬地躬身领命,心中既为朱雄英感到欣慰,又暗暗担心他的安危。而朱雄英则昂首挺胸,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