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暗流汹涌,抉择艰难
皇子们的争斗愈发激烈,朝堂上下人心惶惶。赵然盅每日忙于处理政务,还要应对各方势力的拉拢与试探,身心俱疲。
一日上朝,大皇子率先发难,向众大臣进言:“诸位大人,如今父皇龙体欠安,国家不可一日无主。我身为长子,自幼学习治国之道,理应为父分忧,继承大统。还望各位大人能支持我,助我稳定朝局,延续大楚的繁荣。”
四皇子立刻反驳道:“大哥,莫要以长幼论贤能。治国理政,需有真才实学和长远眼光。我曾多次出使他国,与各国君主交流,学习了不少治国之策。若我继承皇位,定能让大楚在国际上更具威望。”
三皇子则在一旁冷笑道:“哼,两位皇兄说得倒是好听。可谁知道你们心里究竟藏着什么私心?我看啊,还是先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别到时候治理国家不成,反倒把大楚搞得一团糟。”
大臣们听着几位皇子的争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大臣倾向于大皇子,认为长子继承皇位乃天经地义;有的则看好四皇子,觉得他见多识广,或许能带来新的变革;还有些大臣则保持中立,不敢轻易表态,生怕站错了队。
赵然盅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心中无奈又焦急。他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诸位皇子,如今陛下尚在,皇位继承之事自有陛下圣裁。在这之前,我们身为臣子,更应齐心协力,辅佐陛下处理政务,稳定朝局。若此时为了皇位之争而内耗,岂不是让大楚陷入危机之中?还望各位皇子以大局为重!”
大皇子听了赵然盅的话,微微颔首,说道:“丞相所言极是。只是如今朝局动荡,我们身为皇室子孙,也应早做打算,以免国家陷入混乱。”
四皇子也说道:“丞相大人,我等并非有意争斗,只是都想为大楚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望丞相能明察,在陛下做出决断之前,给我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赵然盅沉思片刻,说道:“既然如此,在陛下做出决定之前,诸位皇子可各自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治国方略。但切记,不可使用不正当手段,更不能扰乱朝局。否则,休怪本相不客气。”
散朝之后,赵然盅回到丞相府,依旧眉头紧锁。齐修禾见他如此,关切地问道:“然盅,今日朝堂之上情况如何?”
赵然盅叹了口气,说道:“皇子们争斗激烈,各不相让。我虽暂时平息了他们的争论,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要选出真正合适的皇位继承人,谈何容易。”
齐修禾安慰道:“然盅,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几位皇子各有优劣,确实难以抉择。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力,做出正确的决定。”
赵然盅点点头,说道:“修禾,我会谨慎行事的。这段时间,我打算多观察各位皇子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能力。同时,我也会加强对朝堂的掌控,防止局势失控。”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然盅开始密切关注各位皇子的动向。他发现,大皇子虽然有一定的威望和人脉,但行事有些保守,缺乏创新精神;四皇子虽然见多识广,但过于自负,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三皇子则心思缜密,手段狠辣,但似乎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治国的大局观。
面对这样的情况,赵然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知道,这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大楚王朝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而此时,皇帝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留给赵然盅做出抉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究竟该如何选择,才能让大楚王朝在风雨中继续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