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以凡得知工作室的难题后,心急如焚。但她深知此刻不能慌乱,必须冷静应对。她立刻与工作室的助手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视频会议,详细了解展品借调波折的具体情况。原来,持有关键展品的藏家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突然改变主意,不愿借出展品。
桑延得知此事后,主动承担起在国内协调的责任。他凭借自己广泛的人脉关系,开始多方打听这位藏家的背景和喜好。经过一番努力,桑延了解到这位藏家一直对慈善事业非常关注,尤其热衷于支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桑延立刻联系了国内一家知名的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与基金会负责人商讨合作方案。他们计划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发起一个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慈善活动,并邀请藏家作为重要嘉宾参与其中。桑延亲自拜访藏家,向他阐述了这个计划,强调展览对于推广艺术文化以及慈善活动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藏家被桑延的诚意和这个有意义的计划所打动,最终同意借出展品。与此同时,温以凡在艺术学府也没有闲着。她利用自己在这里积累的资源,邀请了几位国际知名的艺术评论家为展览撰写推荐文章,提升展览的影响力。她还联系了一些海外的艺术媒体,提前为展览预热,吸引更多国际目光。
随着展览筹备工作的推进,温以凡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艺术学府安排了一场重要的学术研讨会,与国内展览的开幕时间几乎重合。她分身乏术,不知该如何抉择。回国参与展览开幕,能确保展览顺利进行,但会错过学术研讨会,影响她在学府的学术地位;留在国外参加研讨会,又担心国内展览出现意外状况。
桑延察觉到温以凡的纠结,他再次展现出坚定的支持。他表示会亲自前往展览现场,代替温以凡把控全局,确保展览万无一失。他还鼓励温以凡抓住学术研讨会这个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国际艺术领域的影响力。
在桑延的支持下,温以凡决定留在国外参加学术研讨会。她全身心投入到研讨会的准备工作中,精心准备自己的发言内容,希望能在研讨会上展现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度。而桑延则在国内紧锣密鼓地为展览开幕做最后的准备,他与工作室团队反复确认每一个细节,确保一切就绪。
展览开幕当天,现场气氛热烈。桑延按照温以凡的策划,有条不紊地引导着整个流程。展品在精心布置的展厅中熠熠生辉,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目光。与此同时,温以凡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她精彩的阐述和独特的见解赢得了在场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然而,就在展览顺利进行、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之时,温以凡收到了一个神秘包裹。包裹没有寄件人信息,当她打开包裹,里面的东西让她脸色瞬间变得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