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路上来往的人们都换上了厚夹衣,黑漆门里闪出来个壮实的汉子,抱着怀里的布匹往回走。走了许久,汉子才拐进了一个地面凌乱的巷子。
“六郎又带着布匹回来了?”
一个包着头发干净利索的妇人见着于六郎,笑着问了句。
于六郎笑笑不说话,快步往家里去了。
篱笆小院里,于六郎的妻子吴氏听见外面有动静,赶忙迎了出去,见丈夫抱着一匹白布赶忙接了过来。
“怎么又拿布回来了,也不知工钱被扣了多少”吴氏抱着布往回走,话里埋怨,嘴角却是扬了起来。自从丈夫去了通化坊做工,这一个多月拿了两匹布匹回来,可比买的划算多了。
“这是有瑕疵的,值不了多少钱”于六郎知道妻子是个爱唠叨的性子,解释了一句。他有木匠的手艺按说吃喝不愁的,只可惜他家头上有老人,生孩子多,负担重,这才过得拮据,索性新找的这份工钱高,又能买到便宜的布匹,这才算好些。
“一文钱也是钱,该攒些好送三郎几个去上学的"吴氏声音高了些,仔细察看布匹,织线没有搓均匀,这样织出来的布匹才有瑕疵,若是线均匀,布就好多了。
“那工坊里改良的纺织机子和织布机看起来好极了,咱们在攒点钱,给你也打一个”于大郎见着妻子这样,赶忙说起了工作的事。
“那,那主家能愿意吗?”吴氏多嘴问了一句,如今税收还是要麻线和布匹的,若是能有这个机子,能省不少力气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布坊的主人正是雅若。
“朝堂上都乱成一锅粥了,您还有兴趣研究织布机子”进忠见着雅若捣鼓着手上的织布机模型,问了一句。
“吃穿住行,怎么不重要了”雅若半点不在意,摆弄着手里的模型,这个时代的织机和纺线机子比起后世可差远了,把织机和纺线机子改良一下,提升效率也好用多了。
进忠笑笑,见着雅若认真摆弄,也不反对,她喜欢就好。
织布机后来效率大大提高,赚的海了去了,此是后话不提。
上次两人爬山,今儿两人一同去万国香,里面吃喝玩乐应有尽有,雅若看着水牌点了些东西,和进忠一起看琵琶妓子的水平极高,弹奏的曲目也好,雅若让人连连看赏。
倒是对面包间的客人总是故意比雅若给的赏钱多一点,次数多了两人也警觉了起来,出门被人认出来,本就不是什么大事,若是惹出麻烦了也烦人。
只是还不等两人找上门去,对面包间的小厮来请两人过去一叙。
也不知那人是个什么来头,也打听不出来,雅若不肯去,不多大会外面进来了人,进了门就拜。
原来是礼氏皇族的礼宗旭,雅若在一起脑子里搜罗了一大圈,这人好礼佛,心地善良,在外的名声极好,而且按辈分,雅若还是礼宗旭的姑奶奶。
“善良?那可未必”进忠眼里闪过一抹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