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间有一个国名为大昭,天上的国叫太平。
大昭的人生在摇篮里,太平的人降临在天河中。
大昭的人死了埋进尘土,天上的人死了就埋进星星里,那些明亮的星星就是生前德馨仁厚,黯淡的是死前祸国殃民。
春风吹过大昭之时,昭人在劳作,风吹过太平之时,云便散了,云散了,星星高了,天国便没有人了。
他们回到各自的家中,女孩子们开始学习认真学习琴棋书画,等待成为最好的姑娘,嫁给世间最好的人。
“哥哥要读很多很多书,救很多很多人,努力在死后住在最亮的星星里。”
台下小妹妹天真地问:“后来呢?”
后来,哥哥出征了,妹妹出嫁了,他们都得偿所愿。
台上的说书先生讲得激烈,唾沫星子横飞,台下人拍手叫好。
“如此,真是人间美谈,都得偿所愿了!”
“在大昭有一传说,若在婚礼之上见血,则是大凶之兆,轻则跌打损伤,劳筋动骨,重则嘉年丧偶,痛失所爱。”
台下两个姑娘,一个娇俏清丽,一个面带薄纱,戴面纱的似是喝醉了,头歪在一边,右手高高地举着酒杯,“喝!接着喝!咱们接着听戏!”
台上说着半真半假的戏文。
台上的说书先生一拍惊木,道:“今日我们就来说说这三千年前的柳三娘……”
柳三娘是一太尉之女,面容粗鄙矮小的侏儒,如三岁孩童,而她的哥哥柳子熹,此人是百国中昭天子之妹,华国公主之子,昭天子年过六旬无一子,柳子熹是最佳人选,尖酸刻薄、工于心计、奸诈龌龊,昭国信天意,曾有巫族断言此子是灾星下凡,日后定为祸百姓,手段狠戾毒辣,十五岁上下,众臣就惧他怕他,只是为人太阴损,身体十分不好。
柳子熹只有当猫儿狗儿一样的吉祥物,当护身符一般带着的异母异父的妹。
此儿是他所捡,见他时,那小妹五岁,生母是那昭天子宠妃,父乃柳太尉之弟,皆早亡。昭天子喜爱宠妃,不知她曾是柳弟之妻,宠妃抑郁而终。
那柳三娘五岁前被养在宫中,食馊食泥土之物,打骂训罚,无人管教。
柳三娘比柳子熹小四岁,个头极小,为人陋颜,只是不知为何投了那冷面阎王郡君的眼,闺阁摆设、文学教养从不假手于人。
这柳三娘除古怪郡君,无一人欢喜。
昭天子是明君,怎会让次子登位,便选了朝中一为人良善、品行端正、生来异象的太初公子,大臣欢喜,不用再忍受柳子熹。
太初的衣食住行与储君无异,行为得体,岂料柳子熹再出险招,竟向天子要了一封密诏。
此时,说书人静下,台上容貌略带英气的舞姬却开始绘声绘色地反串太初公子。
英俊公子,夜半时分翻过粉墙,见画一黄衣美人像,明眸皓齿、笑意嫣然,有女现之慌逃。回去后思之如狂,一病不起,认定她是柳三娘。
殊不知,那闺房中的女子,不过是暂住的表小姐月娘,不是柳三娘的海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