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儿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她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上初中不用交学费了。这意味着,她终于不用辍学了。当她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像是开了一朵花,开心得几乎要跳起来。她迫不及待地去学校报了名,还因为数学成绩优异,考进了加强班。虽然自己带去教室的凳子破旧不堪,坐上去还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但这些都掩盖不住她心中的喜悦。她选择了前排的座位,这样她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老师讲课的内容,也能更专注地学习。
然而,初中的学习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顺利。英语老师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声音很小,而班级里又总是闹哄哄的,翎儿根本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渐渐地,她的英语成绩从最初的100分滑落到了七八十分。老师建议她买一本英汉翻译的书,帮助她提高英语水平。翎儿满怀期待地回家告诉了妈妈,可妈妈却冷冷地说:“给你哥哥买吧,你们看一本就行了。”翎儿心里一沉,委屈得说不出话来。姐姐在一旁插嘴说:“给翎儿买个英语试卷就行了,反正她也看不懂,买了书也是浪费。”翎儿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默默地问:“妈妈,为什么不能给我也买一本?我也是你的孩子啊……”
尽管遇到了这样的挫折,翎儿并没有放弃。她依然每天早早到校,认真听课,努力完成作业。可是,她发现自己的语文成绩也开始下滑了。除了数学,其他科目她越来越觉得吃力。家里没有人能帮她,哥哥姐姐只顾着自己学习,妈妈也从来不关心她的学业。她只能靠自己,一点一点地摸索,可效果却微乎其微。
初二的时候,班级分班,翎儿的哥哥被分到了别的班级。妈妈知道后,竟然对翎儿说:“你跟哥哥换一换班吧,你上好了也没用。”翎儿听了,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总是觉得她“没用”?她也是妈妈的孩子啊,她也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啊!她哭着问妈妈:“为什么没用?我也想好好学习,我也想考上好学校!”可妈妈只是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转身走了。
后来,妈妈不知道去找了班主任多少次,终于把哥哥调回了原来的班级。翎儿心里既委屈又无奈,但她什么也不敢说,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一切。每天放学回家,她还要做家务——洗碗、扫地、喂猪、喂鸡……根本没有时间复习功课,更别提巩固知识了。她的成绩越来越差,心里也越来越焦虑。
学校离家很远,翎儿和哥哥每天都要跑六趟——早中晚饭都要回家吃。虽然很累,但翎儿从未抱怨过。她知道,自己能上学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她常常在心里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未来一定会更好的。”
可是,现实却像一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的成绩越来越差,家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妈妈总是说:“你上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下来干活,帮家里减轻负担。”翎儿听了,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她多希望妈妈能理解她,多希望有人能帮她一把。可是,她知道,这一切只能靠自己。
她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望着远处的天空,心里默默地发誓:“不管多难,我都要坚持下去。我一定要考上好学校,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让妈妈看看,我并不是‘没用’的孩子。”虽然前路艰难,但翎儿依然没有放弃。她相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她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