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翎儿的生活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影笼罩着。除了在学校里,她几乎不再笑了。在家的时候,她的声音也变得很小很小,仿佛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生怕说错一个字,又会招来妈妈的责骂。她的生活像是一场无声的挣扎,每天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初三快要毕业了,班主任宣布要举办一场毕业晚会,每个同学都需要带些钱来参加。翎儿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涌起了一丝久违的兴奋。她兴冲冲地跑回家,满怀期待地告诉妈妈。然而,妈妈的回答却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她的热情:“哥哥去就好了,你不要参加了。”翎儿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低下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第二天,哥哥报了名,翎儿却没有。班主任问她为什么不参加,翎儿低着头,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我不参加了。”她的眼泪几乎要掉下来,但她强忍着,不让它们流出来。老师看出了她的心事,没有再追问,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时间一天天过去,毕业晚会的那天终于到了。就在大家准备出发的时候,妈妈突然对翎儿说:“你也去吧。”翎儿愣住了,心里一阵酸楚。明明之前已经接受了不去的决定,现在妈妈却又突然改变主意。可是,别人都已经报好名了,现在再去,翎儿觉得自己像个多余的人。她委屈地说:“我不去了。”妈妈皱了皱眉,语气有些不耐烦:“你怎么这么倔强?不去你干嘛去?”翎儿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但她不敢反驳,只能默默承受。最后,妈妈让哥哥又给她报了名。
翎儿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所有的决定都由妈妈掌控。她没有选择的权利,甚至连表达自己感受的勇气都没有。她太累了,累得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
聚会那天,翎儿的心情非常低落。她坐在角落里,看着同学们欢声笑语,心里却充满了孤独和压抑。不知不觉中,她竟然开始喝起了啤酒。一杯接一杯,她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只觉得头脑渐渐变得模糊,身体轻飘飘的,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酒精冲淡了。她醉了,醉得有些失控。
带着醉意,翎儿摇摇晃晃地走到老师面前,举起酒杯,要和老师干杯。老师看出她已经醉了,赶紧递给她一杯酸奶,劝她不要再喝了。她的好朋友见状,赶紧扶着她去休息室休息。可是翎儿已经醉得有些神志不清,开始发起了酒疯,甚至和几个男同学争吵不休。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过了不知多久,哥哥和一个男同学终于把她带回了家。翎儿醉醺醺地走在路上,脚步踉跄,但她却觉得自己此刻很快乐,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在了脑后。路过外婆家的时候,她突然清醒了一些,小声嘟囔着:“我要稳稳地走,不能让外婆看到我醉了。”她努力让自己走得稳一些,生怕外婆看到她这副模样。还好,外婆家的门紧闭着,他们悄悄地走了过去。翎儿的心里涌起一阵酸楚,眼泪又流了下来。她知道,外婆外公是最爱她的人,可是她却不能回到他们身边。她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
回到家后,妈妈不在。翎儿摇摇晃晃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倒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翎儿醒来时,头痛欲裂。她回想起昨晚的种种,心里充满了后悔和羞愧。她怎么会喝醉了呢?怎么会做出那样失态的事情?她感到无比的懊悔,恨不得时间能够倒流,让她重新来过。可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自责和痛苦,继续在这无声的压抑中挣扎。